美文网首页阅益书社读书读书笔记
《荣格心理学七讲》读书笔记(十三)

《荣格心理学七讲》读书笔记(十三)

作者: 寒梅花开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4:50 被阅读9次

早在1900年弗洛伊德《释梦》一书刚刚问世时,荣格就读过这本书。无论荣格还是弗洛伊德,都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最清楚的表达和显现。

在荣格看来,梦的象征,以及其他任何象征,是阿尼玛、人格面具、阴影和其他原型希望个性化,希望把它们统一为一个和谐平衡的整体的尝试。诚然,梦的确可能沉入到过去的岁月,唤醒和复活昔日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或者至少是它们中的一部分)是实现人格发展这一最终目标的蓝图。它们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它们既是传示给我们的信息,又是我们所遵循的向导。但是荣格提醒我们,不要把所有的梦都看作是对未来的展望,因为有可能只有极少数梦才具有这种性质。

如果变换一种角度来考察,那么梦也可以是一种补偿;它试图补偿精神中所有那些遭到忽视,因而也就未得到分化发展的方面,企图以此达到某种平衡。

荣格不相信可以运用一套固定不变的象征或梦书来解释所有的梦。一切都因人而异,因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做梦者精神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人格是个体生命天赋特质的最高实现。人格的实现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具有高度勇气的行动,是对于所有那些构成个体的生命的要素的全面肯定,是个体对于普遍存在状况的最成功的适应并伴随着进行自我选择的最大限度的自由。

                            摘录于《荣格心理学七讲》第六、七章的一点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荣格心理学七讲》读书笔记(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w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