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封面,实拍
【美】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坦吐姆·科林斯、戴维·西尔弗曼、克里斯·富赛尔
林爽喆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7
这本书的作者团队背景很特别,其中有两位军官、一位大学学者和一位某公司高级执行官。
整本书用到的案例,无论是发生在战场上的,还是公司组建发展过程中的,感觉都非常的真实。
他们用军队的一些组织特征,来解释为了应对错综复杂、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应该如何调整组织的架构形式,从而打造出一支足以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的团队。
最传统是指挥控制式架构,每个人分工明确,可以让工作变得简洁、高效,在整个20世纪,这种架构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足以应对新一代的威胁,效率也已经无法再满足现实需要了。
于是,注重团队功能的新模式诞生了。上层仍是指挥控制式结构,下层为团队结构。这种结构对团队的竞争优势要求很高,要求团队成员如同无缝衔接的整体一样去思考、去行动。队员之间都是无条件的信任,很多队员都能成为终生的朋友。
但是,如今的环境的变化已经不是复杂,而是错综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必须有一张纵观全局的网络,才能做出快速、高效的反应。这需要小团队构成大团队,由足够大的网状组织来对付另一张不可控的环境关系网。
要求各组成的团队之间,互相信任、共享目标、共享信息资源,如同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一样,紧密无间,学会体系思维和认知全局。
而这样的组织里,领导原来的功能或者权利,在慢慢地淡化,他们必须将权利赋予各支团队,允许他们“自行其是”。
领导需要采取“双眼紧盯-双手放开”的行为策略,像园丁一样,更多地去培养,而不是指导,逐步建立和维系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并让整个组织在其中和谐地运转。
阅读手账
做了一整面,嘿嘿
个人感觉这次的手账做的好些了,一方面是书的内容本身丰富,另一方面是初步研究了一下手账的排版,所以嘛,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小小手账,要做得精美,学问也不少。
右边的星空感觉乱了些,箭头画的也不太到位,三个组织架构图,其实画的还可以,大部分内容都汇总到了这份手账里,还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