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的开头是不同凡响的。
还是女娲氏补天的時候,剩下了一块彩石,因其无用了,便弃之青埂峰下。
该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唯独自己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忽一日,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一路说说笑笑,坐于石边高谈阔论……后来又不知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青埂峰下经过,忽见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那么以后所有情节都与僧道关系密切了。不管是贾宝玉口衔宝玉还是被邪术所害时有和尚来救及最终出家为僧以及林黛玉不喜欢功名清高自傲好参禅悟道都与佛道两家关系密切。


很多读者对林黛玉不大看好,觉得她任性小心眼爱耍小性子,爱哭,常常叫人琢磨不透,所以贾母决定贾宝玉娶薛宝钗是明智之举。
说到底都是缘分,那么薛宝钗以后过得怎么样呢?贾宝玉还不是出家了?
可惜的是巜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鶚续的,如果曹雪芹完成了全部,说不定贾宝玉不用出家的。到底怎样结局实属难料了。
但是话又说回來,这也正是《红楼梦》的又一特別之处:一个更大的悬念。如果曹雪芹真写完了一百多回,大家倒不一定滿意,结尾是最难的。留给別人结尾,滿意不滿意说法更多,留下的想像发揮的空间就更大,大到了史无前例,大到出现了“红学”这样一门因这部小说而产生的学科。其實这样效果更佳,就像是维纳斯的胳膊,反而更美,人们取个名字叫残缺美。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你追求完美这不是逆天了吗?所以道家讲顺其自然,佛家讲缘分。




《红楼梦》开头的那一僧一道谈吐挥霍而来……给我们打开了浑蒙宇宙,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所有的生命都是有来头的,一切自有缘由,非人力所能挽回。所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并非人为。
宝黛二人对功名利禄多有不屑,此佛道两家之常论也。看看老子读读庄子以及佛家的《金刚经》对此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也就是说,贾宝玉林黛玉他们是处在一个很高的境界中看世间的,所以他们的所谈所为都是站在儒家的境界里所不能容忍的。
这样一来巜红楼梦》所給我們展示的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困惑,我们就可以有许多许多的话去讲了,于是各家“红学”著作五车十车汗牛充栋。我们就可以连篇累牍的说这个道那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