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原发于2012年第四期《气象知识》,文|高振朝,文责自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大哥大手机还是一种奢侈品时,炎热夏天的一个午后,某县一领导带领十几个人在乡间步行视察,此时天空有点乌云但不是很多,为了统一行动,大哥大手机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时不时通通话。就在他们爬上一个有点突出的陡坡时,大哥大的拉杆天线刚刚拉出,只听一声炸雷,该领导应声倒地,再也没有醒来,其余跟随的人有的也有点遭电击的感觉,受到了惊吓,但却安然无恙。当时,为这件事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们疑惑的是:为什么天上的那块乌云能产生如此强烈的雷电?为什么在平路上通话没事而在上坡时出了事?为什么拿大哥大手机的人遭雷击其他人完好无损?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弄清以下相关知识。
在大气科学研究的范畴内雷电与带电的云层存在是分不开的,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气象学上称为积雨云。这种云是最强的对流云,外形像山峰或巨塔,它荷电量大,大气中闪电大多数是由它引起的。这种云的电荷分布宏观上看,云中上部是正电荷,中间区带大量负电荷,最低区为少量正电荷。
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通常在雷雨云情况下出现,按其发生的位置可分为云内闪电、云际闪电和云地闪电。其中云地闪电对人们日常活动和生命安全威胁较大。
雷击一般有直击雷击和间接雷击。直击雷击是在雷电活动区域,雷电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设备对地放电产生的电击现象。间接雷击主要是雷辐射脉冲的电磁场效应和通过导体传导的雷电流,以雷电波侵入、雷电反击等形式侵入建筑物内,导致建筑物、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的电击现象。
雷电具有尖端放电的规律。在雷雨交加时,人在旷野行走,或扛着带铁的金属农具,或骑在摩托车上,或恰恰举起高尔夫球杆时,或在电线杆、大树下躲雨,就容易成为放电的对象而遭受雷击。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广告牌等;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物;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屋檐和檐角等等都是易被雷电袭击的对象。
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就不难解释人们的几个疑惑。
在炎热夏天的午后,一般积云对流旺盛,天空中的乌云就是本地发展成的积雨云,当时虽没降雨,但荷电量已经不少,云地闪电的条件已经具备。当时大家行走在乡间平路上有时通电话没遭雷击,可能是雷雨云还没达到对地放电的条件。待到上坡时,拿大哥大的人,不但站在孤立突出的陡坡,而且还拉出信号天线,刚好具备了雷电尖端放电的条件,而且手机天线引来的雷电强电流通过他自身入地,所以瞬间丧命,由于强电流入地产生了跨步电压,靠近他的人也有明显的电击,但不至于毙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