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针灸笔记(下)

倪海厦针灸笔记(下)

作者: 意为七 | 来源:发表于2025-04-07 00:45 被阅读0次

任脉经穴篇

任脉:24个穴道——起于会阴穴、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中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肚脐)、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

神阙穴:位置在肚脐,禁针(传说下针不能大便),常用隔盐灸,中风,肠道问题。

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胃的募穴,胃的病、恶心呕吐都针灸中脘穴,下针一寸即可。

下脘穴(中脘穴与神阙穴的中点):太阴任脉之会,治疗溃疡。

建里穴(中脘穴与下脘穴的中点)。

水分穴(下脘穴与神阙穴的中点):治疗水肿的穴道,针灸均可,

喝的水到胃里(水分穴)被汽化,变成汗或小便,吃得食物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上消:喝饮百杯不解渴;中消:吃百碗饭不能解饥;下消:阳不举。

小儿14岁以下,流鼻血是正常(会流鼻血的小孩不会高烧,流鼻血是释放压力的现象),大人流鼻血需要治疗。

痛的观念:根本来自压力不是发炎。

会郗治疗法: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腑(消化系统: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会中脘、藏(心、肝,脾、肺、腎)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骨会大杼、血会膈俞、脉会太渊、气会膻中。

上脘穴(巨阙穴与中脘的中点)。

巨阙穴(胸骨下端与中脘的中点):心之募穴,治疗心病,下针一寸即可。

梅花灸:以中脘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加中脘穴用生姜进行灸称为梅花灸——治疗一切胃病,有出血现象不灸。

补泄手法:扎针留豆许,气到往下推一点为补,往上提一点为泄。

鸠尾穴:不能灸但是能针。

气管:中医称重楼。

玉堂穴:鸠尾穴与天突穴中点

膻中穴(玉堂穴下一寸半):气会膻中,呼吸等疾病、乳汁变少、咳嗽等治疗,强肺气。

华盖穴:玉堂穴与天突穴的中点。

紫宫穴:华盖穴与玉堂穴的中点。

璇玑穴:华盖穴与天突穴的中点。

心脏三针:下针天突穴、巨阙穴、关元穴——治疗心痛。

廉泉穴和承浆穴常用于中风或面部中风,声音讲不出来等。

督脉穴道(28个穴道):长强穴、腰俞穴、阳关穴、命门穴、悬枢穴、脊中中枢穴、筋缩穴、至阳穴、灵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哑门穴、风府穴、脑户穴、强间穴、 后顶穴、 囟会穴、 上星穴、神庭穴、 素髎穴、水沟穴、兑端穴、龈交穴。

长强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痔疮的根本,常用穴。

痔疮:内痔——先血后便,不痛;外痔先便后血,很痛。

腰俞穴:第二十一椎,治疗月经不来,不常用。

命门穴(生命之门):肚脐正对面的位置,第十四椎下,针灸均可,治疗剧烈的头疼

阳关穴: 第十六椎下,治疗腰痛, 针灸均可,不常用。

悬枢穴:第十三椎下, 治疗腰痛,三焦经过的地方。

脊中穴:第十一椎下,在脾的正后方,下针不灸,治疗黄胆,便血。

第七椎位于:两个肩胛骨下方线与脊椎的交点。

筋缩穴:第九椎下,位于肝(肝主筋)的正后方,治疗抽筋、癫痫,针灸均可。

癫痫狂(均有便秘)眼诊断法:眼睛上方的眼白有三条犹如鸡爪般血丝连接瞳孔(易治),瞳孔上下均有三条血丝(难治),眼睛下方的眼白有三条犹如鸡爪般血丝连接瞳孔(不治)。

消渴穴:第九椎和第七椎的中间,诊断治疗糖尿病,压有痛可能有糖尿病,针灸均可。

至阳穴:第七椎下。

十四椎一下的病属于滞,十四椎到第七椎横着痛属于阳维脉的病——治疗近取穴。

灵台穴:第六椎下, 血会的位置,诊断压有痛,与血癌有关。

神道穴:第五椎下,有心脏病在神道穴压有痛。

身柱穴:第三椎下,灸身柱穴能长高并强壮。

陶道穴:第一椎下,辅助大椎穴。

大椎穴:第一椎上,治疗解热退烧。

后脑勺发际越低的是忠臣,

哑门穴:风府穴下半寸位置,对着舌根位置下针,不灸。

风府穴:后脑勺下方,不灸,治疗中风。

脑户穴:下针不灸。

强间穴:下针不灸。

后顶穴:百会一寸半位置,辅助百会,治疗头痛。

孩子的头上发旋是顺时针,下一胎是他的同性,孩子的头上发旋是逆时针,下一胎是异性。

百会穴:头顶正中心,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额头比较短比较笨,眉毛长在发际和眼睛中间容易做官,眉毛短容易做师爷。

上星穴:米粒灸(7、9、11壮),治疗鼻窦炎

头上没有阴经,阴经只到脖子。

神庭穴:不针常灸。

头部穴道常治疗精神类疾病——近取穴。

素髎穴:鼻子正中央,不针不灸,一般放血。

水沟穴:人中,治疗面部疾病。水沟穴平无子,水沟穴深有子之相。

兑端穴:上唇的中间。

龈交穴:两门牙之间,治疗牙痛。

手太阴肺经: 肺(传导之官),肺藏魄(白天见鬼),肺是气之本,肺主皮毛,开窍在鼻,肺主忧,属于燥金,哭的声音来自肺。

情智:肝(木)主怒,心(火)主喜,脾(土)主思,肺(金)主忧,腎(水)主恐。——五行相生相克,喜胜忧。

头上发油是气的一种表现,身体状态好。

长眉(肺管)代表长寿。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

五脏逼毒法:逼肺毒:深吸一口气,两手交叉举高至头顶,脚掌着地,发“口四”的音,一直将气全部吐完,最后(最关键),再提肛门,再发“口四”。每天五到六次。

手太阴肺经穴道:起中府穴,云门穴,天府穴,侠白穴,尺泽穴,孔最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鱼际穴,少商穴(止)共11个穴位

阴经五行的排行(属性):木火土金水。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

肺的血气运行时间是早上3-5点,肺气是从左到右走,肺的下方是肝脏,它的运行是从右到左,运行时间是早上1点到3点。

左右手的脉是不同的,正常的肺脉(浮脉):秋天摸脉气在皮毛。

肺:法象天幕,正常人皮肤和毛发、头都是冷的,手脚都是温热的。

中府穴:手太阴肺经第一个穴道

云门穴:肺的募穴,治疗咳嗽。

下针的补泄手法:顺为补,逆为泻,虚症(喜按,舒服)则补,实症(拒按,痛)则泻。

天府穴:治疗流鼻血,对称治疗,左鼻孔流针刺右边的天府穴。

侠白穴:天府下一寸,加强天府的效果。

尺泽穴(肺经的子穴):大筋的外侧,治疗肺的实症,手臂的神经痛。新病为实,久病(一个星期以上)为虚。

孔最穴(肺经的郄穴):尺泽穴下三寸,灸不入针,治疗炎症,治疗痔疮。

列缺穴:主任脉,治疗任脉有问题。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经渠穴:手腕高骨之下。属金,又称本穴。

太渊穴(肺经的母穴):脉之会。是俞穴属土,治疗脉的疾病,肺的虚症。

鱼际穴:荣穴属火。

少商穴:井穴属木,一般放血,治疗扁桃腺发炎,退烧。

天生反关脉的人非富即贵。

大肠经气血运行时间上午5-7点,腹部按摩顺时间按,肺与大肠(表)是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计有:起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止)。共二十穴

阳经五行的排行(属性):金水木火土。

十二正经之井荣俞经合。

中医讲吸气是腎管,吐气肺管。

商阳(井)穴:左手食指,治疗退烧。

二间(荥)穴(大肠经的子穴):治疗大肠实症。

手不能梳头三焦经、手不能往前抬大肠经,手不能往后小肠经。

三间(俞)穴:治疗手指肿痛。

实症与虚症:实症:痛,时间一周之内,用子穴泻它;实中带虚——酸少痛多,先泄后补;虚中带实——痛少酸多,先补后泄;虚症:酸,补它。

合谷(原)穴(病经):隔姜灸合谷治疗脸多油和青春痘,下针治疗牙痛。面部和口部的疾病优先下针合谷治疗。

左食指:食指的基部开始第一段为风关,第二段气关,最后一段是命关。(小儿)

阳溪(经)穴:使用较少。

开四关穴:下针双合谷和双太冲。

偏历(络)穴:治疗肩痛、头痛、耳鸣。

温溜穴:偏历穴上两寸,大肠经的郄穴。

曲池(合)穴:属土,大肠经的母穴,治疗大肠经的虚症。肚脐以上

下针捻转法:快速过去,慢慢回来。补是采阳术,旋转5下,泄是采阴术,旋转6下。

手三里穴:又称扭伤穴,治疗所有扭伤均可针这个穴道。

所有受伤是事后不是事前:摔下去之后是起来得太快,如摔下去后保持同样的姿势3分钟,让身体身体适应这个姿势就不会受伤。

肘髎穴:常常打网球受伤的地方,可下针和放血。

手五里穴:有大动脉,禁下针。

臂臑穴:肩髃穴下两寸,治疗中风的大穴。

禾髎穴:鼻孔与嘴唇的中点。

迎香穴:治疗鼻窦炎。

脸上只针不灸。

相关文章

  • 倪海厦针灸笔记5

    三、督脉经穴篇: 督脉是阳气之海。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1、长强穴:主治痔疮。...

  • 倪海厦针灸笔记8

    六: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足阳明是胃经,手上的阳经由四肢往身上走,脚上的阳经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 在发际正...

  • 倪海厦针灸笔记(十一)

    有肝硬化,肝肿瘤的病人,也就是肝脏上长了东西,中医有个观念就是有东西在里面称之为实,没有东西在里面,称之为虚。有东...

  • 倪海厦针灸笔记(二)

    1、隔姜灸: 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我们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姜片,厚度大概三个毫米,先在姜上用牙...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三)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什么是破伤风?比如说今天你手...

  • 倪海厦针灸笔记(四)

    针灸[http://www.360doc.com/search.aspx]的急救方法 当病人因心脏病或者是中风或者...

  • 倪海厦针灸笔记(五)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在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 由于拔的力量相...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

    有关针灸的起源,发源及历史,书上写了很多,不浪费时间,我们讲书上没有的,针灸的使用时机,针灸的禁忌。 针灸的使用比...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

    穴位丈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穴位的丈量方法,才不会找错穴位,否则,即便你是知道要扎什么穴位,由于找不准穴位,结...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八)

    下面我们来介绍天干歌和地支歌 第一个叫做十二经纳天干,在介绍十二经络之前,我们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 十二经纳天干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针灸笔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ha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