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爱心与教育》3

再读《爱心与教育》3

作者: 皮_小皮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9:38 被阅读0次

摘抄

19.科学的德育应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思想汇报 /

德育根雕艺术的实质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摒弃思想教育的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乐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解除学生的心病;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能够展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P218 总结大全 /hTml/

20.我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不错了。我正是以此自勉自慰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但生活的意义不主要在于理想的实现(能实现当然更好),而在于为理想的奋斗过程之中。P230 简历大全 /

21.对于充满胜利信心的人来说,做好失败的准备,也是有必要的。我不是对你不相信,而是觉得,只有把最坏的结果都想透了,才会有真正的勇气直面现实,向胜利冲刺!否则只盯着成功,不想失败,一旦落榜,则悲痛欲绝。人生是严峻的,没有几次大的打击,人生放射不出灿烂的光辉。P232 总结大全 /hTml/

22.人,活在世上,能爱人,并且又被人爱,这是何等快慰的事!只要勇于探索和追求,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得很远,很远!P251

23.有时候,教育是一种含蓄而明朗的暗示以及暗示之后充满信心的期待。P294

相关文章

  • 再读《爱心与教育》3

    摘抄 19.科学的德育应是因势象形的根雕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

  • 再读《爱心与教育》

    再读《爱心与教育》,李老师的内心的教育思想对我依然很受启发。首先,他是一生致力于教育的人。从走上教师岗位起,内心就...

  • 再读《爱心与教育》1

    摘抄《爱心与教育》 1.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

  • 再读《爱心与教育》2

    摘抄 1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

  • 教学笔记之十一

    几天没动笔了,刚才再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时,突然觉得今天有件事情要记录反思一下。 ...

  • 【共读】教育为本 攻心为上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文/刘嘉琪 拿到《爱心与教育》一书,感触...

  • 爱心与教育

    我是带着一分排斥来读这本书的。因为,我对这类书,不太感冒。目前读书的情况是,只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不喜欢的真的读不...

  • 爱心与教育

    教育之爱还应该是充满智慧的爱。 这里的“智慧”,特指教育的专业智慧。然而,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具有教...

  • 爱心与教育

    教育之爱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的爱。 民主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因此充满民主的爱同样意味着“尊重”。尊...

  • 爱心与教育

    最近看了一点李西镇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感觉很好,要学习的有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爱心与教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t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