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部:二

第一部:二

作者: 刚底里钻石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7:41 被阅读0次

        傍晚六点,斯德哥尔摩开阔的波罗的海面前,纯净的梅拉伦湖畔,我的生命又迎来秋季的黄昏。

        一所亮黄色房子的敞开式阳台上,我倚着一张蓝白色条纹躺椅,俯瞰着这座封装在水晶球中的梦幻之城。

        13世纪中叶,一根巨大的木头从梅拉伦飘来,在坚硬的石滩上搁浅,紧随其后的是锡格蒂纳移民的独木舟。移民们以海难船只的碎片搭起屋子,建起最早的居民点。后来的城市便以此为根基,逐步拓展开来。

        1250年,碎木房屋在岛上连缀成街,外来商旅经过,见到居民的破败房屋后,戏称此地为“斯德哥尔摩”,“浮木之岛①”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从斯塔丹岛开始,城市逐渐扩大。1436年该城被定为首都后,更加加速了它扩大的进程。很快,它就成为了瑞典南部最大的城市。

        斯塔丹岛老城最初只有两条长街——西长街和东长街,城墙环绕着这个小小的城市。东墙于两座石砌防卫塔中穿过;而在1697年的大火中,作为三王冠宫的北防卫塔被焚毁;南防卫塔于1336年由国王玛格努斯四世赐予多明我会修士被毁后,至今已无遗迹。老城中心曾是一个露天市集,位于一座教堂的南边,15世纪后逐渐扩大,发展成大广场。1520年11月,克里斯蒂安二世在此地屠杀贵族,由此加速了瑞典脱离卡尔马联盟的进程。现如今,大广场上有数排铁制长椅,集市照旧开启,除了阴雨天时空气中飘来潮湿的淡淡腥味,谁还能想起这里曾流过如注的鲜血?

        城市的地标当属老城中的圣尼古拉教堂。这座绿尖顶黄砖壁的哥特式建筑穆肃地矗立于王宫斜坡的一角。教堂正前方竖着一座高高的方尖碑,其上刻着一段关于教堂与老城的历史。教堂内部装饰华美,尖肋穹顶由两面的飞扶壁撑起,立柱上是“皇家宝座”木雕。木雕在1864年完成,用于皇室成员参加大教堂的正式仪典。左右两个天使托举起巨大的金色宝冠,高出地面有半层楼左右,靠一条木梯上下,宝冠上方便是座位。

        教堂的祈祷室不大,最上方是一个大玫瑰窗,12个圣母像围绕着中间的圣母像,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下,斜照的阳光透过窗上嵌着的彩绘玻璃打在地板上,形成一片斑驳杂乱的彩色光影。无数的少女曾在这片光芒之下举起英雄之剑,为眼前心爱的骑士佩剑。玫瑰窗之下是祭坛。祭坛由银和乌木制成,是1650年由一位议员及其妻子捐献。乌木与银黑沉冷肃,与金色立柱木雕华贵隆重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祭坛往左,便是著名的“圣乔治屠龙”。这个巨大的木雕塑像由橡木和鹿角制成,人物与马鞍鎏金,圣乔治目视前方,双手执缰绳,腰左佩剑,双腿直踩马镫。马腾空而起,前蹄踏住恶龙。1489年,这个威武堂堂的圣乔治被迎进教堂时,无数人臣服于他的金鞘剑下,为那一段反抗丹麦的时光欢呼。就这样,执政官打败了崔斯坦,迎回美丽的瑞典公主②。木雕旁边墙上悬挂有著名的油画《最后的审判》。

        “桥间之城”斯塔丹岛的概况大致如此。除此之外,欢乐的北欧人民还会在不同的日子里大肆庆祝他们的美好生活。在斯德哥尔摩郊外,除了5月1日的五朔节迎来许多欢乐的人群之外,12月13日的露西亚神女节也十分重要。这一天,人们庆祝盲者的保护神露西亚带来光明,也是这一天,人们会选择最美的女孩,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冕,成为露西亚的化身。

总之,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活力之城、历史之城,命运的金线穿梭在这里的每一条街巷之中,串联起当地居民们夜晚发光的梦。

①:斯德哥尔摩意译为浮木之岛。

②:木雕虽使用圣乔治屠龙的故事,实则影射瑞典执政官抗击丹麦王崔斯坦夺回公主的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部: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vq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