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鲍与齐桓

管鲍与齐桓

作者: 风云义_闽魏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8:25 被阅读0次

        管仲,后世又称之为管子,但凡能称得上“x子”,必定是名声远播、德高望重之人,譬如孔丘称孔子,孟轲称孟子,荀况称荀子,墨翟称墨子,孙武称孙子……管仲应该算是春秋时较早的改革家,功成并善终的国相,他还是chang ji业的鼻祖,应该也勉强算是开发齐鲁之地(今山东省)的早期前人吧。
        齐桓公姜小白,姜齐国君,辅助周文、武王夺取殷商天下,建立姬周王朝的盖世功臣,受封齐地的姜子牙第N代孙,尊王攘夷,葵丘会盟,奠定齐国春秋早期霸主地位。至于晚期,不听规劝,宠信奸侫,落得个几乎与胡服骑射“改革家帝王”赵武灵王和“菩萨皇帝”梁武萧衍诸子夺权、饿死困宫、无人理会、尸体生蛆的同样可悲叹下场,那自然是后话。
          管鲍之交与将相和廉颇蔺相如刎颈之交,还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并称,享誉后世。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颇类似于唐太宗李世民与谏臣魏征的事迹(分属秦王党与李建成太子党势力),两者之前皆属于敌对阵营,而最后却能成为搭档并传为佳话,并最终为他们各自的王国(朝)带来霸业和盛世。君王贤明大度、不计前嫌,人臣必推心置腹、肝脑涂地,人君之量成就己身,相反五胡前秦苻坚和南朝萧梁武帝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终致身死国灭。
          但凡鲍叔有点私心,把握良好时机,也不至于将国相这一肥缺拱手让人,管仲别说发迹,但凭鲍氏几句谗言,管氏必小命难保,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但话又说过来,如果管仲未受重用,以鲍之才未必能成就姜齐一翻霸业,吕氏子孙将永远守着“太公望”这块金字招牌挤身于列国苟延残喘,碌碌无为,终无问鼎之势。
          以鲍叔之识人让贤,以管仲之大智大慧,以齐桓公大度英明,齐国披荆斩棘,率先终成春秋五霸之首。
          真正的友谊从来都是无私的,鲍叔此举既不负与管仲之间的友情,又不愧对王国与君主,可谓两全其美,而我们现实当中,巨大利益的诱惑面前,谁又能做到这样呢?或许更多的是尔虞我诈,不择手段,阴谋诡计……
          敝人私自认为于齐国强盛而言,鲍叔之功不亚于管仲之才与齐桓之贤,当然三者的合作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终因素,缺一不可。

相关文章

  • 管鲍与齐桓

    管仲,后世又称之为管子,但凡能称得上“x子”,必定是名声远播、德高望重之人,譬如孔丘称孔子,孟轲称孟子,荀...

  • 齐桓霸业

    春秋有五霸,齐桓公是第一位霸主。这位风云人物在位四十多年,呼风唤雨显赫一时。 齐桓公,又名公子小白,是在与公子纠的...

  • 齐桓管仲

    自文武周公建立了一个有着丰厚的礼乐制度的朝代周朝,封分了许多诸侯国,又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直到一个名叫周厉王...

  •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作者:孟子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现象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

  • 可爱一霸楚庄王

    楚庄王此人,实霸才也!比与齐桓,晋文,秦穆,吾更喜者楚庄也,齐桓同正午烈煦,烈后即亏,晋文似久放利刃,一旦出鞘,少...

  • 齐桓管仲——霸道

    西周晚期,王世渐渐的没落,尤其是在周幽王的时代,整个天下已经大乱,整个秩序已经瓦解,中国也步入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

  • 齐桓晋文

    齐桓晋文二人,皆起于内乱,皆用贤臣,皆改内政,皆有霸王之心。此二者之所同也。然齐桓灭郯,遂盟北杏,还汶阳,正...

  • 【一八/副四】 小橘子皮被张曰山偷吃啦(番外)

    张启山最近很困扰,比如说现在. 据自己多年老基友的经验,他捧了99朵玫瑰去警局堵齐桓. 齐桓最近非常困...

  • 色诊探讨:

    《史记。本传》记载:“扁鹊过齐,齐桓候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候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恒候谓左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鲍与齐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w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