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台北人  白先勇

台北人  白先勇

作者: 以箭为翅_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09:45 被阅读0次
台北人  白先勇

虽说书名是《台北人》,但说的却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他们是随着国军流浪台北的台北人,故乡回不去,灵魂在飘荡。他们是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台北人的外省人。他们中有的沉浸在昔日的繁华中不肯醒来,有的制造出往日景象,有的浑浑噩噩不知何方——他们都不愿融入这里。

开篇出现的尹雪艳,爱穿白色,偏像个精灵。她似乎真的是。她用一种俯瞰众生的角度,对待每个人,不论是来抱怨还是求助,不论是索取还是付出。她自己的情绪已经完全隐藏在后面,只要她出现,她就永远是尹雪艳。对于别人来说,她就是老上海的支柱,但凡她在,似乎还身在昔年歌舞升平言笑晏晏的上海。

白先生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今昔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一种苍凉和寂寞。书的最后一个故事叫《国丧》,讲述的是一位老将军的身后事,他的老副官前来送行。老副官跟随将军几十年南征北战,直到最后退居台湾,因犯了错被建议到台南休养。而今,看着长大的小少爷不记得他,侍卫军拦住他。有谁记得他和将军的情谊?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去中山陵谒陵也是如今这般盛况,可是老将军已不在了。他至死也没看到重回故土的那天。文章里通过他的回忆和心理活动,进行对比当下的情景,给人一种很寂寥的感觉。同样的,《梁父吟》中也是如此,在对话中道出新一代少年的新思想,时代变化的无力感也显露出来了。

书里还有经历台儿庄的士兵,有心心念念大陆未婚妻的老师,有独身一人思念亡夫的太太……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只能叹息。

他们是尴尬的存在。不愿融入其中的,是台湾本土排斥的外乡人;他们对大陆的深情与眷恋,也只此一代,这种没有延续传承的情感,也让他们更加孤独。

大二的时候第一次看这本书,一个下午看完,心情很憋闷。看这本书是因为阿信的书单里有,且那时很想探究台湾人究竟如何看待大陆,不曾想正好是个误会,让我看到的是流落在台湾的大陆人(文学作品里的)。

因前段时间参加读书会,正好是以此书为主,便又看了一遍。而这次,感受到的是苍凉和叹息。

相关文章

  • 现在的你 还好吗

    读白先勇先生《台北人》 顾名思义,白先勇先生这本书写的是人,台北人。没有一个生在台北的台北人。白先生写了很少的情景...

  • 《永远的尹雪艳》:不老的社交名媛

    读了一本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感慨有点多。 书名虽然叫“台北人”,但书中的人物其实都不是台北人,而是在特殊的时间...

  • 台北人  白先勇

    虽说书名是《台北人》,但说的却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他们是随着国军流浪台北的台北人,故乡回不去,灵魂在飘荡。他...

  • 《台北人》白先勇

    大概是我看过的最平静无奇但却情感的强烈的文字了。 60年代,距离国民党带领百万大军,包括跟随的群众渡江入台湾已经2...

  • 《台北人》-白先勇

    最遥远的距离,是可望不可及。 小时候盼着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可以领到数目有限的压岁钱,长大后...

  • 台北人

    文|想养猫的鱼 《台北人》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写的短篇小说集。书名曰“台北人”,里面的人物却...

  • 白先勇与《台北人》:温一壶酒,敬岁月,敬过往

    分享一本好书,讲书中的故事,说说写故事的人——白先勇先生和他的《台北人》。 如果对《台北人》感觉陌生的话,那么《金...

  • 《台北人》,不台北

    想起白先勇,首先想到的是白崇禧之子、细说红楼梦,其次是《台北人》《孽子》和昆曲。作为短篇小说集,《台北人》...

  • 《台北人》:忆往昔,空惆怅

    《台北人》,不是台北土著,是白先勇先生写的“新台北人”。他们因为当年的撤离,匆匆忙来到台湾,而他们在故乡,南京、上...

  • 也看《台北人》

    《台北人》,作者:白先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书于1971年。 理想国给了白先勇先生一个系列。包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台北人  白先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x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