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个是城里下乡插队的户长。
六十年未,千千万万的城市人响应国家号召,不在城里吃闲饭,下乡插队,刘大个一家也是其中一员。
刘大个不是他真名,因他个子高大,人们给他取的绰号,他的真实姓名好多人并不知道。
大个来到老家,村里便给他安排了个掏粪的差事。
过去农村厕所一般都是旱厕,意思就是露天没水冲的那种,只有几个蹲坑或一两个蹲坑的厕所。
那时的厕所很简陋,没房顶,冬天北风吹,夏天下雨遍地是雨水,甚至坑里也全灌满雨水,那时如厕到了冬天或夏天雨季是件很头疼的事。
厕所很脏,甚至有的人家为了如厕方便自建厕所,院里的卫生很不讲究。
厕所没人收拾很难进去,随然自家厕所自己收拾,但还是需要人掏粪。而且公共厕所也需要人打扫。这种脏活农村年青人一般不爱干,村里便指派一些年老的老汉去做。刘大个来村以后,便接收了这个活计。
那时我还小些,后院麻叔家厕所满了,刘大个也来院里厕所收拾打扫。只见他高高的,瘦瘦的,黑里透红的脸膛一点不像城里人,倒像个整日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老农。看大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模样,倒让我对他产生了好奇。
大个挑着粪桶,来回穿梭于院里院外忙活,我一旁看着,一边躲远远地捂着嘴。
院里人和他不太熟,自然话也不多,那时已是冬去春来的阳春三月,但天还有些冷。只见大个边挑粪边自言自语地说⺀吃粥暧和,吃粥暧和。听他这番言语,我不禁想笑,想这个人真有意思,挑着粪还想吃的东西,这种又脏又招人躲避让人看不起的活,他竞还很坦然,一点不觉的难堪,心态还这么好,也不自卑。
没见谁和他打招呼,他便逢人问别人好,主动和人家聊家常。
大个几个女儿也在村里务农,几年后他家盖了新房,几个女儿也安排了工作。
再后来几年我已不在农村,也见不到大个是否还挑粪,更不知他家是否回城还是他在此长期养老。
现在农村早已脱离旱厕,都已拆迁上楼,再也不要人干掏旱厕这个苦差了。
如今小字辈的孩子从没见过旱厕,更没听说过。生长在这个年代的孩子们真是幸福,他们不再排队等候顶风冒雨地去如厕。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些事现在的孩子听着就是故事。真的很羡慕他们,他们赶上了好年代。但也不能忘记那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掏粪工,没有他们的辛苦负出,就不会有今天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