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这是《曾文正公嘉言钞》中一条款。其大意,粗通字面即可初步理解,很像当今的一句平常话。但反复揣摩,则非常有深意,其中概念亦需仔细辨别以达至洽切。
于当今应用立场观之,首要的问题则是:个人注重“治心”吗?是怎样“治心”的?需要辨别的“概念”问题则是:“治身”是“调理身体”的含义,还是指“治事”——做事成事的行为作业?“守约”是“保持俭朴”,还是做事成事上的“能量守恒”——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以为,把如此问题透辟于己心了,这款嘉言的读思即可化作自己的能力了。
我以为,“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于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治心”“治身”还是蛮实用的,若“守约”在《曾文正公嘉言钞》这一经典文本上,大力用工雕琢一番己心己身,是足够超越一般而卓有成效地做事成事了。
问题则在于:真真地用曾公嘉言治己心,而不是仅为“谈资”的获取;真真地遵循曾公嘉言揭示的做事法则、成事逻辑去扎实地作为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件该做好的事,而不是仅仅用来告诫别人。
此外,“切身日日用得着的”,在曾公嘉言,就是这样,关键看个人如何“日日用”,不为“日用”,嘉言也是“空话”,更成不了个人的智慧、素质和能力。
我认为并主张,此嘉言中的“治身”概念,是为“治事”,“守约”是为能量守恒—持之以恒的旨趣,而非“调理身体”和“保持俭朴”的义涵。如有不同见解,可交流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