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们是否记住了呢?他们是否会巧妙应用呢?今天,我得问问他们。
学完《温度计的秘密》这一课后,我走到一位小男孩面前问他:“温度计的秘密是什么?”“老师,我知道是热胀冷缩。”“是谁具有的热胀冷缩性质?”“我不知道。”“你可以回答是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更准确的说是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嘛。”看到他的似懂非懂,我觉得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能听懂一点,但不全面,也达不到完全理解,哪怕做完实验了对于个别学生来说似乎“还在梦中游”,只是随着同学到实验室玩了一趟罢了。难道他们就不主动去巩固一下所学知识吗?
随即,我又走到一位小女孩身旁。“你知道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吗?”“老师,是轮胎不结实!”“啊?在学习《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和你解释的吗?”“我忘了,可能吧。”要不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说不定N年以后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会说“自行车胎会爆裂是轮胎质量问题,小学科学老师教的。”实在是遗憾呢。为什么他们就记不住“轮胎内的气体在不断受热后瞬间膨胀导致轮胎爆裂的”?课上他们可都信誓旦旦记得很牢靠的。望着她的愕然,我难道说多了?
再走到一位男孩面前,他对我的到来很意外。“老师,我可能不会回答问题。”“我还没有问问题,你怎么就知道自己不会回答呢?”“作为科学这一学科,您要求不严格,又不布置作业,我们同学平日里都不学,只学语文、数学和英语了。也就是在上科学课的时候,我们才能拿到循环使用的教材,连看都没有来得及看,您就提问,谁会呀?”“每次在课上,你们不都记笔记了吗?”“只要一下课,我们就被逼着赶做其他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再说,下课后就收回课本,有些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明白就错过了。本想回家看看,但没有书本怎么学。”“要不你试试回答一下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是啥?”只见他迅速找到课本,急切地记忆了20秒后回答:“老师,是空气受热后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会上升。”“很好!油烟机为什么安装在厨房灶台的上方?”他大约想了好几分钟都没有说出话来,直憋得脸通红。原来,他们不会是有原因的。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在以后的课堂上集中时间解答科学知识点,想办法留出10分钟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为好。
孔老先生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没有课本,没有时间,也没有重视科学学习的郑重态度去识记,单凭课前的几分钟就“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了,又何谈去应用?盼望科学教科书别再循环使用,教师每次上课有意识留出5-10分钟供学生识记知识点,更期待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科学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