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有什么区别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有什么区别

作者: 军范律政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5:44 被阅读0次

不经意间,我对历史故事渐渐有了一些兴趣,比起看网上的什么爽文,流行长篇有意思多了,把时间花费在历史故事上,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也是另外一种学习。

《史记》里的故事更精彩,可读性更强,描写的也非常入胜。比如荆珂刺秦王里面的片段如同司马迁长了一颗上帝之眼,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才写得那样明明白白,事实上他也是从另外的文献那里得到的资料。

《资治通鉴》里的内容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有利于高层管理的就写,和管理没什么关系的就不要,这是内容上的选取。

我们知道,司马光是一个官员,混仕途的,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当官的,尤其是高层,皇帝们有一本书就可以阅尽历史上的是是非非,以便更好的管理好现在的江山。

有的曾戏说,这是一本皇帝教科书。

一个是搞文字的著作,一个是搞仕途的汇编,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而且,司马光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把历史记录下来就行了,他也有他的私心,就是不觉然间,把自己的想法和zz主张嵌入里面。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司马光在日常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时,也不会直白地把事情说的那样露骨,他会讲故事,尤其是在给皇帝建议时,他并不会直接说,我觉得应该怎么样,他会通过讲一个故事,让领导自己去品悟,听完这个故事,领导也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绝对是一个相当境界的语言艺术。

两本经典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同一件历史事件,观点记录的角度不同。

历史上有一段刘邦要废太子的事件。

《史记》上记载的是,刘邦喜欢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这女子也为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母以子贵,这女的天天在刘邦旁边吹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邦确实也动了心。

现任太子知道这件事后,怎么办呢?有一个人便出主意说,现在世上有四位高人,你爹多次请他们下山来辅佐,他们都不愿意,如果你要是请得动,这说明你有你的高招,定会让爹眼前一亮,高看一眼。

这四个人都是电视剧中神仙般的人物,号称商山四皓。

太子拿着重礼,态度恭敬,果然请来了四位高人。

这四位高人特意在刘邦举行的一次盛大宴会上出现,刘邦得知这正是自己多次求而不得的四位高人时,惊得掉了下巴,这四位高人一一向他敬酒,然后离席,酷的一比。

刘邦知道四位高人这次是来辅佐他儿子的,也没什么话可说的,只能说,行,好好干,好好关照我儿子。

《史记》的角度里,商山四皓一杯酒就让刘邦去除了废太子的想法,这让司光光太为吃惊,怎么可能,刘邦可是一个超级没良心,什么事都能干得出,当然,这是我说的。

原因如下:

当初项羽拿他父亲作为人质,要挟他说要煮了他父亲,刘邦竟然说,那好,到时候虽忘了给我一碗汤。

有一次他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他的一双儿女,其实本来就是要来接老婆孩子的,结果被项羽追着打,不得不跑,这下竟然碰到了孩子,难道这是不天大的好事吗?但刘邦不这样认为,因为车子性能一般,一下子多了两个负重,车子就跑不快了,于是他就把孩子赶下车去,还好为他驾车的夏侯婴是个好人,又把孩子扶上了车,就这样,反复好几次,最终还是拉着一孩子一起跑了。

这么一个对亲爹亲孩子都不怎么上心,你能说他品质良好?当然,我们也无法用现在的观念来评判当时一个有着抱负的猛夫。看来,想做成一番事业,真的有很多事情是一般人做不来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并没有把废太子这一段写进去,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表述。

刘邦喜欢的那个女子并没有什么后台,出身也不咋滴,就是会唱会跳,长得漂亮。但是太子和皇后吕雉,那是一般人能撼动的吗?

我们知道刘邦死后,吕太后提拔了很多吕姓的官员。想想如果是那个女子生的儿子当政了,他能稳得住吗?

并且当时的官员和吕太后都关系比较铁,吕氏也是一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现在废了哥哥,让弟弟称王,其它的哥哥、弟弟会怎么想,如果这样的随便,岂不乱了。

这一点,刘邦不会想不到。

刘邦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得进人劝。

听人劝,吃饱饭。刘邦虽然自己文化不咋滴,但是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他都愿意听其意见,而且只要你说的有道理,他就变成行动。

这两本经典,也是历代高层人士都乐于研读的作品,如果有时间,我们能拿起来看一看,品一品,从中也感悟一些道理事情,那真的是妙不可言。

相关文章

  •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有什么区别

    不经意间,我对历史故事渐渐有了一些兴趣,比起看网上的什么爽文,流行长篇有意思多了,把时间花费在历史故事上,是非常值...

  • 夜读《资治通鉴》

    喜欢读书,尤为喜欢读历史书。历史书中,最为绕不开的,当然非《史记》和《资治通鉴》莫属。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读...

  • 新到的书

    前些日子买的史记和资治通鉴到货了,史记的确写的优美。我没想到资治通鉴居然那么厚,让我望而却步了,但资治通鉴还非常值...

  • 被现代人同情的韩信,为何在古代饱受批评,你认清韩信了吗?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认为,韩信狡兔死的命运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作死,《史记》批评韩信的言辞更加严厉:“天下已集,乃...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部史学著作。但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比《...

  • 你应该相信爱情

    我有一个好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做着精致的白领。白天在职场厮杀,晚上还可以敷着面膜读《资治通鉴》和《史记》。大学时...

  • 这个貌似窝囊的国君,是秦昭王唯一的对手

    本文综合《史记》中《秦本纪》、《赵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以及《战国策》、《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史料有冲...

  • 资治通鉴OR 史记

    朋友问我《资治通鉴》和《史记》有何区别, 因为她想买来看,却不知道该买哪个好。[微笑]一个是司马光写的,一个是司马...

  • 换位思考

    我喜欢读历史,从中学开始读《左传》,后来啃《资治通鉴》和史记,大学时泡图书馆几乎全用来看历史书了。也不知有什么用,...

  • 杂读

    2. 最近读了《战国歧途》。这本书主要参考了《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有冲突的地方,大部分认为《战国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有什么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xv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