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以亡国代价留给后世两个成语

作者: 吕拾春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08:03 被阅读0次

1.三国往事

晋虞虢三国位置图

有两个成语“借虞伐虢”和“唇亡齿寒”跟三个国家有关,它们的位置由北向南分别是晋国、虞国和虢国。

晋国在进入春秋后发生过一件大事,叫做曲沃代翼,也就是晋国的小宗取代了大宗继为诸侯。曲沃成为大宗后,害怕本宗族内上演模仿秀,又对自己的小宗——桓庄之族展开了杀戮,桓庄之族残余力量逃入虢国,成为这两个成语的发生背景。

虞国虽是本文的领衔主演,但是它处于晋国和虢国之间,力量较为弱小,按下不表。

借虞伐虢示意图

虢国的演化历史,说起来要颇费些周折。早在周武王灭商西周初建时,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分别被封为东、西虢国国君。东虢在今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

西周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到今河南三门峡一带,在黄河南岸,因地理位置改变被后人称为南虢;西虢在原地留有一小虢,于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

东虢于春秋初年被郑国的郑武公灭掉,我们熟知的郑庄公的母亲为叔段请求分封的制邑,就是东虢所在地。东虢灭亡后,其后裔虢序西迁至今山西平陆,在黄河北岸,史称北虢。北虢力量偏弱,依附于黄河南岸的南虢,因此南北虢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虢国。

如果您觉得很绕的话,咱们用指示图表示:西虢→南虢;东虢→北虢;南虢+北虢=虢国。

2.首次借道

名马玉璧赂虞君

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姬诡诸开始玩狼和小羊的游戏,他对群臣说:“早年间,我们曲沃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晋国讨伐我们。前几年寡人剿除桓庄之族,他们竟敢收留我国逃亡公子,与寡人为敌。如果不加诛灭虢国,他们终将作乱,给寡人后代子孙留下隐患。”

晋国大夫荀息知道虞国君主贪财,于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马和垂棘出产的璧玉,向虞国借路来进攻虢国。

晋献公疼得有点肝颤:“这都是寡人的宝物啊!”荀息劝慰道:“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东西放在虞国,就像放在您宫外的库房里一样。”

晋献公想了想,说:“可是虞国的名臣宫之奇还在那里。”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人,懦弱而不能坚决进谏,而且从小就和虞君在宫里一起长大,虞君对他亲昵,虽然进谏,虞君绝不会听从的。”

荀息的一番话把晋献公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于是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荀息绕着弯把晋虞的传统友谊诉说了一通:“以前冀国无道,从颠軨入侵,围攻你们虞国鄍邑的三面城门。敝国伐冀而使冀国受到损失,也是为了贵国国君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在客舍里筑起堡垒,来攻打敝国的南部边境。谨大胆地请求贵国借路,以便到虢国去问罪。”

虞公看在宝物的份儿上,答应了,而且自告奋勇请求先去进攻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不听,就带兵进攻虢国。

夏季,晋国的里克、荀息领兵会合虞军,进攻虢国,灭亡了下阳。北虢领土尽失,虢公退到了黄河以南的南虢。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啊!晋国的军队方退,戎人又来偷袭。虢公只能打起精神,决一死战。效果还不错,虢公在桑田打败了戎人。

晋国的卜偃说:“虢国必将被灭亡。被灭掉了下阳不知戒惧,反而又建立了武功,这是上天夺去了虢国的镜子,而加重它的作恶啊!虢国必定轻视晋国又不爱抚百姓,过不了五年,必然灭亡。”

我觉得卜偃这段谈话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虢国河北之地已经失守,若不打败戎人稳住南虢,那虢公将无立锥之地。

3.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

时隔三年,晋献公再也坐不住了。公元前655年他再次向虞国请求借路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说:“不能借路给他,否则虞国真的会灭亡了。”

虞君说:“晋国与我是同姓,应该不会攻打我们。”

宫之奇说:“太伯、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走,因而未能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季历的儿子,当过周文王的卿士,他们的功勋记在王室,藏在保存盟书的府库。晋军将虢国都要灭掉,哪会怜惜虞国?再说虞国与晋国的亲近能胜过晋国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君竟全部诛灭了他们。虞国与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

虞公还是不听劝告,答应了晋国借道要求。宫之奇便领着家人离开了虞国。同年冬天,晋国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

百里奚

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君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晋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而派人办理虞国的祭祀。谁曾想这位虞国的百里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买下,成为辅助秦穆公称霸的显赫人物,并对晋国形成强大威胁!

荀息从虞国宫中牵来以前送给虞君的那匹宝马,呈给晋献公。晋献公笑着说:“马还是我的马,可惜也老了。”

虢国和虞国先后灭亡了,北方晋国迅速崛起,而成语“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流传千年,一直警醒后世理性处理邻国邦交,勿为小利迷住眼睛!

相关文章

  • 虞国以亡国代价留给后世两个成语

    1.三国往事 有两个成语“借虞伐虢”和“唇亡齿寒”跟三个国家有关,它们的位置由北向南分别是晋国、虞国和虢国。 晋国...

  • 《苌弘化碧》

    一提到成语“苌弘化碧”,则肯定会牵连到另一个成语“碧血丹心”,因为这两个成语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其表述的是一个意思...

  • 《成语摘抄》——bei~ben

    版权授权 《成语摘抄》目录 1、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颓败鄙陋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 读林汉达《春秋战国故事》笔记【7】

    晋国 假虞国之道伐虢国。 晋献公这一举,给历史贡献了很多亮点: 一、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二、虞国宫之奇,在亡国前...

  • 从一个历史故事说起

    春秋时期,晋国南面有两个小国,分别是虢国和虞国,虞国直接与晋相接,虢国则在虞国南面。晋献公早有吞并此两国的...

  • 论语成语故事32:朽木粪土/朽木粪墙

    【成语故事】 鲁僖公二年,晋国以宝马玉璧为礼物,借路虞国讨伐虢国。大夫宫之奇劝阻虞君。虞君非但不听,还协助晋国灭了...

  • 一个人看得够远,才能走得够远

    01 古代有个叫仪狄的人发明了酒,献给大禹。 大禹喝了感觉很爽,却没有夸赞他,反而下令禁酒,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

  • 笔记:留给后世的话

    “普通大众的理解力和性格成熟度远远低于那些为社会产生有价值东西的少数人的理解力和性格成熟度。” ——爱因斯坦 这...

  • 中华上下五千年(二)

    夏朝历经了约470年、王位传了17代,比起后世那些封建王朝要坚挺多了!到了亡国之君桀的手上。亡国迹象已经显...

  • 分享阅读3:《木瓜》赏析之比较阅读 庞坚 若风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虞国以亡国代价留给后世两个成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i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