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想法成长励志
论语新视界137|孔子愿用“野人”

论语新视界137|孔子愿用“野人”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2:00 被阅读16次
论语新视界137|孔子愿用“野人”

孔子早期收的弟子,大多是平民出身,比如子路、颜回等人。这批弟子,天生质朴,对于礼乐,是从头学起,从不会到会的,质胜于文。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也招收了一批弟子,这批弟子,则有点文胜于质。

《论语》第十一篇《先进》篇,大多是孔子对弟子的评论。在这一篇的第一章,孔子对弟子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他的偏好。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11·1)

先进,指先期入学的弟子;后进,指后期入学的弟子。野人是相对于君子而言,朴素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孔子认为,他早期的弟子,对于礼乐,就像一些质朴的乡间百姓,没有什么基础,是从头学起的,但学的比较扎实;而后期的弟子,对于礼乐,有点君子的样子了。但是,如果说承担复兴礼乐的责任的话,孔子还是偏重于先期的弟子。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强调,君子要文、质同时发展。但从心底里说,孔子还是偏重于首先要质好。

一个质地不好的人,文采再好,终究会偏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视界137|孔子愿用“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lo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