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位出身是谜,不知天高地厚,听信宦官丛恿,瞎嘚瑟被抓的无能皇帝,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英宗朱祁镇,生于公元1427年卒于公元1464年,宣宗朱瞻基长子。
说起这位皇帝的身世,着实有些神秘。神秘之处在于,他连自己的生母都不知道是谁?也算是明史上的一件怪事了。
英宗的父亲宣宗在位时,很宠爱孙贵妃,对贤惠的皇后胡氏却不怎么喜欢。宣宗可能基因不够强大,直到三十岁还没有儿子,所以很着急。
孙贵妃深得宣宗喜爱,就想夺得皇后之位,她打听到宣宗临幸过的一位宫女怀孕了,就派人将这个宫女藏了起来,买通宫中御医,自己装作怀孕的样子。可怜这个宫女,不久临盆生下了一个儿子,还觉和儿子亲热一下,就被孙贵妃偷偷杀害。孙贵妃将这个男孩据为已有,这个男孩就是英宗。
宣宗得知宠妃孙氏给他“生”了个儿子,心情无比喜悦。没多久就废了胡皇后,册封孙贵妃为后,朱祁镇也被立为皇太子。后来吴妃也为宣宗生了个儿子朱祁玉,即明代宗。宣宗这一辈子就二子,可见人丁真是不旺,基因不强。
孙贵妃因为事情做得隐秘,英宗朱祁镇一辈子都以为孙氏是他母亲,至于他的亲生母亲,连个名字籍贯都没留下,真是个可怜的女子。
公元1435年,宣宗驾崩。九岁的英宗即位。宣宗在死之前想到自己儿子年纪尚幼,就留下遗诏,命朝中大事都要请示母亲张太后定夺。还让杨士奇、杨荣、杨溥等正直的大臣辅政。
有了这些人帮助,英宗万事不用操心,活得很轻松快乐,每天就是和太监们在后宫里玩耍嬉戏。
英宗自小就和这些太监在一起,故和他们感情很深。其中有个叫王振的太监,因为从小贴身照顾英宗,所以英宗对他非常信任,几乎事事都听他的。
王振是个工于心计,而且很有野心的人。他极力讨好英宗,投其所好,很快得到司礼太监一职。为了打消大臣们的猜忌,善于掩饰的王振,在大臣们的面前装得毕恭毕敬,逐渐消除了大臣们对他的疑心。
司礼太监的职权是替皇帝管理记录和批答奏章公文。王振身居如此要职,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他逐渐将很多部门都换上了自己的党羽。随着张太后的病亡和老臣们的离世和退休,王振的权势越来越大。
英宗在王振的糊弄和哄骗下,只管玩乐,将朝中政务全部交由王振处理,王振的权力也变得登峰造极了。朝廷中一些见风使舵的人争相投入王振门下,而那些正直的大臣被排挤打压,朝廷纲纪变得越来越坏,混乱不堪。
朝廷纲纪败坏,陷入内忧,外患随之频起。
公元1444年,不甘心臣服的蒙古瓦刺首领也先,野心勃勃的向西北扩张,控制了甘肃。次年,也先又打败明军控制了哈密,并同时向东发展,控制了辽东。不少正义之士纷纷上书,让英宗提防瓦刺。可英宗只知玩乐,专权的王振完全没拿瓦刺当回事,以至于很多奏疏都没让英宗看到。
得过进尺的瓦刺愈加嚣张。公元1449年,瓦刺派使向明朝进贡骏马,瓦刺使团以往来人,都会以少称多,冒领朝廷赏赐,王振都假装不知。可这次,王振为显示自已的厉害,按实际人数给予赏赐,并将瓦刺进贡骏马的价钱少给了五分之四。
瓦刺首也先知道后大怒,就借口明朝曾允诺与他儿子联姻没兑现,于当年七月,举兵进攻明朝。
此时的明朝军队,由于朝政腐败,多年不修武功战备,哪里是瓦刺骑兵的对手。瓦刺大军一路披靡,很快将大同围困。
消息传到北京,英宗大惊失色,忙派一万兵马迎敌,但很快就打得大败。急坏了的英宗忙与众臣商议如何应对。
王振老家在蔚州,离大同很近。他担心在老家的产业被毁,就极力鼓动英宗亲征。不知天高地厚,年轻气盛的英宗被忽悠得热血沸腾,决定要像先祖朱元章,朱棣一样扬名天下,以彰显自己。
可是,此时朝延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战,根本没有像样的队伍随英宗出征。所以,很多大臣反对英宗出征。英宗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亲征。
七月,英宗令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师,带着东拼西凑的五十万大军,仓促亲征。
没想到,行军赶上绵绵的连雨天,行军困难,再加上仓促出兵粮草不济。大军还没到大同城下,将士看到明军尸横遍野,斗志全无。英宗和王振也被吓住,决定撤军。
王振不顾军士死活,劝英宗率领大军绕道蔚州,临幸自己的家乡,显耀门楣。糊涂的英宗,不顾众人反对,同意了。走了没多久,王振心里嘀咕…这么多军马到自已家乡,不知道会踩坏多少庄稼,百姓们知道是我的主意,不得把我骂死?
于是他又建议原路撤回,这样反复折腾,耽误了不少时日,错失了撤退的良机。瓦刺军很快追上了已到怀来土木堡的明军。瓦刺军将明军围困了数日,也先假意和明军议和。英宗上当,被瓦刺军大败,五十多位大臣战死,英宗被俘,五十万大军损失贻尽。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役”,经英宗这么一折腾,明朝由盛开始转衰。
英宗被俘,五十万大军覆灭。王振这个罪魁祸首,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砸死!英宗被软禁起来,瓦刺打算用他来要挟明朝。
二十天后,英宗之弟朱祁钰在北京称帝,即明代宗。瓦刺军见明朝又立新帝,堂得英宗没什么价值了,就打着送还英宗的旗号再次进攻北京。但在名臣于谦的英勇抗击下,也先无奈,只得退兵。
公元1540年,瓦刺将英宗送还明朝。英宗被弟弟软禁在南宫。
七年后,代宗病重,英宗在石亨,杨善等人的密谋扶植下,重夺皇位。代宗没几天就病亡了。
英宗重登皇位后,深有感触,想重振明朝。可此时的明朝己是积重难返,日渐衰落了。
公元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病逝,终年三十八岁。
现在想来,不知道临死前的英宗,是不是对自已所做的一切有过诚心的忏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