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走进安吉余村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11:36 被阅读0次

那天去安吉赵记茶庄采购好白茶后,看时间还早,忍不住想看看这里的青山绿水。茶庄老板赵雅说:“去附近的余山村,这是Z书记曾经去个过的地方。”

汽车行驶在干净整洁的乡村路上,打开车窗,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远处郁郁葱葱的群山就像一幅幅具大的水墨画,美得令人陶醉。

大约一刻钟,我们来到了传说中的余村,这个Z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省级“两山”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是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走进余村,走进了满眼绿色的田园世界,身着鲜艳服饰的游人们做着各种姿势,举起相机在田中、溪边纷纷留下倩影。我也忍不住拿着手机为同事张厂拍照。

走在石板铺成的路上,耳边传来了清脆的鸟声和潺潺流水的溪水声,仿佛是一曲美妙动听天籁之音。四月的余村,真是“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跨过一座小木桥,前面竖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字体鲜红如霞。

巨石前游人如织,他们纷纷与巨石合影留念。巨石的背面刻着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Z书记去余村说的一句话:“我们过去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跟着来自江西玉山市的一群来考察的游客,听导游介绍。曾经的余村,矿山、水泥厂遍布,虽然靠“卖石头”致了富,却破坏了山体、污染了水和空气,甚至还会发生矿山事*故。

自从Z书记来后,打定主意的余村人,依托“竹海”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白茶、椅业等产业,还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办起了漂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这些年,从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甚至是从全国城市赶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由此,余村人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靠着绿水青山,余村人也实现了金山银山。

沿马路的一排排错落别致的农家别墅前,开满了鲜花。

围墙上的一串串紫藤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欢迎着各地游客的到来。在路上碰到了家乡人,他们趁着春光明媚的日子,来享受这里的暖暖的山风。

我们漫步在乡村小路上,到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眼看夕阳西下,离开了余村,离开了绿色怀抱着的山村。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相关文章

  • 散文|走进安吉余村

    那天去安吉赵记茶庄采购好白茶后,看时间还早,忍不住想看看这里的青山绿水。茶庄老板赵雅说:“去附近的余山村,这是Z书...

  • 安吉余村之行

    安吉余村,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都会熟悉这个名字,因为这里正是习主席提出两山理论的地方。作为一个生态文明相关的暑期社...

  • 余村之行

    2018年7月14日,我们文学院生态文明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安吉余村进行了参观。 安吉余村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在这...

  • 三面环青山,入眼皆绿意

    伴着晨晓的余光,历经车马的辗转,“桑梓鱼跃处,捧卷看青山”社会实践团在这个夏天的七月,走进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溪水泛...

  • 七绝《余村绿色跨越》平水韵

    昔日余村发展艰 经营泥矿惹尘斑 尘埃化绿新佳境 绿水青山驻人间 余村: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泥矿:文中指水泥厂跟...

  • 在安吉余村看见美丽乡村

    徐靖唐 我听爸爸说安吉的余村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今天我们全家收拾行装,高高兴兴地驾车向余村出发。 ...

  • 中量大生态余村行

    中国计量大学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生态余村行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为宣传“...

  • 绿水绕青山,经典永流传

    今日“桑梓鱼跃处,捧卷看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目的地是安吉余村,“两山理论”的发源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安吉...

  • 我们走在大路上 | 荒山湿地变身美丽景区

    写在前面 2005年8月15日,浙江省委书记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安吉15...

  • 我走进了安吉余村,感受人们过去与现在的生活

    住惯了大城市的人总是对乡下有着莫名的憧憬。小桥,流水,人家,野炊,是他们对乡村能够想象的最大极限。但安吉余村不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走进安吉余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vq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