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进行了19年期末试题测试,学生考完之后我立即批阅试卷,并打上分数,请几位同学利用中午时间帮我把成绩统计出来,下午的自习课进行讲评。
这一次我把学生们的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因为每个小组基本都是7位同学,所以不必算平均分,只要看总分就大概知道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
当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下分数的时候,能够看出台下同学都十分关注,甚至有的同学直呼:“哎呀,我给小组拖后腿了!”
真好,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效果!不过这次只是一次打板练习,通过这一次的成绩排序,能够看出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下一步我想看到他们的进步,整体进步的当然要有奖励措施。
我讲评完试卷的前70分题目后,留给小组几分钟进行交流,请组长对组员提出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也相互交流和鼓励一下。因为比赛才刚刚开始,这次小型的动员会如果能起到鼓舞士气、激发小组成员干劲儿的效果那是我所期待的。有的小组还真的挺给力,最后结束时还一起加油鼓劲儿了,这说明组长的号召力很强,小组成员也都积极上进。
当然,我也看到有的同学是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的,甚至有的只是凑热闹而已。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叹息的同时也欣然接受,人生百态,强求不得。在这样小组捆绑评价的激励下,如果能让一部分学生动起来,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那就可以了。
课间,我也的确看到有的同学在请教同学问题,同学之间讨论问题的不再只是局限于原先有数的几位优生,而是新加入了许多同学。这是我策划这项活动的意外收获。
《什么是教育》的作者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借助小组合作的力量推动、唤醒我的学生们,同时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其实并不那么枯燥无味,在题海里畅游,其实也有无穷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