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小妹家,一进门就看到水果盘里一大堆的苹果,长得丑得是没话说,表皮上还到处是裂纹。
我心说肯定是水果打折吧。我走进厨房问正在做饭的小妹:“今日超市里的苹果打好大的折啊,买这么难看的苹果,好吃吗?”
“你知道什么呀,这叫丑苹果,是同事介绍我买的,又有折扣,又是无公害水果,还特别甜,小文子好喜欢吃呢 。”小妹兴奋地答道。
“真的吗?以前有个丑橘,现在又来个丑苹果,是不是商贩的营销手段哦,还是长得丑的水果就真的好吃,就像以前常听老辈们说虫桃烂李,好吃无比啊。”我怀疑地问道。
“是真的,不信你尝尝呀。”
拿了个尝尝,还真挺甜的呢。呵呵,发现没,现在的果蔬贴了标签好像还更好卖些,标明了丑的标签还更能促进销售,这说明人们在消费的时候,更能在颜值和价值之间找平衡,价值是销售的主要方面,而标出丑陋的颜值意在削弱购买者对其它方面的疑虑。
有研究发现,针对丑陋农产品,零售商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大幅打折。但只大幅打折不贴任何标签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大幅打折这个动作,反而加深了消费者的怀疑:卖这么便宜,肯定是质量不好,或者不新鲜了!
因为丑,再加上外包装上“不打蜡,不催熟,不打农药,无污染”等宣传语,也许会让人感觉更天然放心,还有就是民间也有歪瓜裂枣更好吃的说法,这让贴上标签有打折的果蔬更好卖。丑也许就是它们的一个卖点。
怪不得有心的农户会在自家摊位前立一块牌子,写上一段“丑果的自白”。哈哈,原来打动我们的竟然是个“丑”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