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公司大小,创造一款产品,相对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即便是大公司看似有很多资源,但他的产品承担的需求也越多,需要投入的资源也要更多。资源有限,而功能需求是无限的,甚至需求是有分歧的。因此需要整理需求,分析需求,排优先级,甚至砍掉需求。
范冰冰说「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担得起多少赞美。」在互联网创业产品更加如是,好的产品要让一半人尖叫,一半人离开。一款国民应用比如「微信」「淘宝」等,好似没有个性,但绝不是小产品效仿的榜样。因为他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产品特性已不重要,他们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成为用户无可选择的选择。
而创业产品只有靠某个方面做到极致,才能俘获用户的心。资源有限又要做到极致,必然要有所取舍。找准哪一个是你一定不能放弃的,就放弃其他的吧,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想方设法解决那个你一定不能放弃的需求和功能;尽快解决那个你一定不能放弃的需求和功能;每天都用24小时去想那个你一定不能放弃的需求和功能。
互联网创业初期的产品,既然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那也就要求产品懂得选择用户,「跨越鸿沟」说在初期有产品尝鲜者,这批人最终会带动主流市场的实用主义者。
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即便都是产品尝鲜者,哪一个尝鲜者才是你真正的用户,也是需要判断的。电商诞生之初,接受网购的用户就是产品尝鲜者,但即便都接受网购,有人还是喜欢便宜的,能有更多丰富品类选择的平台,有人却喜欢保证正品,送货快的平台。
创业者要结合自己本身的优势判断自己的产品往哪个方向发展,服务好哪一个类型的产品尝鲜者,让他们尖叫。提起某一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的产品,即便这一类型的用户可能目前不在乎这一点,但他们可能推荐给别人使用,或者自己用过一次后就会惊呼原来这么棒。
今天迫于资源有限,专注于某个功能,专注于某块市场,放弃了某块市场,不代表永远放弃某块市场。今天这块市场被别家抢占了,不代表明天不能被抢占回来;今天这块市场被别家抢占了,不代表未来必须要抢回来这块市场。也许未来这块市场也已经过时了,需要有新的模式去颠覆。
以上,虽然我这样说,也相信这是对的,但如何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具体工作中,是另外一个课题。因为在具体工作中,感觉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无法实施。因为团队合作的,因为技术实力的,因为短期业绩压力的。创业是比难更难的事。
-------
近期推荐文章:
《一年完成四轮融资,来看“回家吃饭”创始人唐万里的九死一生创业路》http://t.cn/R4yCXe3
《浅谈领导力之 - 乾坤独断还是兼听则明?》http://t.cn/R4yCSH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