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经常去一家早餐店吃饭。一来二去就和店里的老板熟悉了,随之聊天也多了起来。
没想到店里有一位帮忙的店员,竟然是老板的女儿,我当时觉得特别诧异:“你们女儿也这么早和你们一起起来吗?实在太难得了。”
“是的呀,我们3:00就起来了,从小到大也不惯着孩子。女孩子勤快点,以后到婆家也好一些,不会太吵架,也不会总点外卖。”
“记得前段日子,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你们的儿子吧?看他也帮你们包饺子。”
“是的,这儿子吧,也是一样,跟着我们干了不少活。他做菜什么也都会弄。而且读书也还可以,现在正在医学院读研究生呢。”老板娘满是自豪地说到。
这不禁让我想到自身,我的父母算是比较宠我的,从小到大我没有干过什么活。得到的一些锻炼全部都是在外公外婆家里。直到今天,依然不太会做饭,心里难免有些遗憾。
渐渐长大以后,发现人生有些课必须要学,当时没有学,事后也要补,早学早受益。
在我儿时的成长经历中,似乎所经历的事儿比较少。很多事儿不会做,很多道理也不太懂。后来进入社会以后,发现自己太弱了,就是以前的功课没有学好,好不容易花了大力气,才渐渐好起来。
中午去朋友那里吃饭,他的儿子今年就要参加中考了,暑假有一段空档期,他就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他。
他有打算暑假送孩子去做一些兼职类的工作。不在乎他能赚多少钱,就是想让孩子得到一些锻炼。
记得那一年我好像也是朋友儿子这个年纪,外婆带着我,挑着担子去街上卖柿子。
十四五岁的年纪,力气也倒是有一些,就是肩膀没有锻炼过,走一段路就要歇一阵,扁担压在肩膀上,非常痛。
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外,最难受的是自己的自尊心。那时候我读的学校就在街上,那时候我认为挑着担子去卖东西,被别人看见,尤其是熟悉的同学看见,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儿。
怕什么来什么,真的有同学看到了,有的竟然还来买,当时我的脸上火辣辣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的目光闪躲着,不敢看同学的脸,只想早点逃离。
来到一处电力局的门口,隔着一层玻璃门,里面的工作人员叫住了我们,我不知道当时怎么把担子挑进里面去的?但我记得十分清楚的是,里面开了空调,非常地凉爽。
他们当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孩子挺不容易的,这么热的天挑着担子出来。
这可能就是一句对孩子的关怀,但当时我听了,却有一种刺痛感。我不需要怜悯,不需要同情。
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一种感受,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忘怀。我觉得这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我一定好好努力读书,将来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现在想来,多经历总没坏处,尤其是在更年轻的时候,多经历一些事情,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会对这个人世间了解的更加通透。
新的一年,继续加油!继续迎接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