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诚善者美文美德 偶得 ♡ 诉说
此人智慧怎么样——《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10章

此人智慧怎么样——《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10章

作者: 乐道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05:39 被阅读11次

僭越礼制,压抑贤良,谄媚神明而不重人事,完全是不智之举

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蔡神龟的房子里,柱头的斗拱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画着水草纹样,这个人的智慧究竟怎么样啊?”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论语》公冶长篇之十八

臧文仲是春秋早期一位有影响的大人物,在《论语》中孔子对他作过两次评价,不过全是负面的。

先来看看孔子究竟说些啥。

“臧文仲居蔡”,“居”用作名词是住所、居室,用作动词是居住、停留,这里作及物动词用,使动用法,使之居住的意思,指把“蔡”收藏、供养起来的地方。

“蔡”是什么东东呢?是只大乌龟。为什么是只大乌龟呢,这要从当时的礼俗说起。古人迷信,国家碰到有大事需要决策,就要用占卜的方法,传说乌龟有灵气,所以要用龟甲来占卜。朝廷的卜官用碳火烧烤龟甲,根据龟壳的裂纹,来为帝王卜卦,预知国事、战事、天气、灾难等。

这占卜用的龟不能随便用,很有讲究。相传在南方楚国的蔡地(现湖北黄梅县的蔡山),出产一种龟,特别著名,有一尺二寸长,又大又灵验,称为大蔡神龟,“蔡”指的就是这种大乌龟。平时要把它藏于龟室,由专门的龟人负责掌管。“臧文仲居蔡”,就是指臧文仲供养大蔡神龟的房子。

大蔡神龟是天子祭祀的专用品,属于天子之物,臧文仲只是鲁国大夫,按礼是不能拥有的,他收藏就是僭礼了。当然,也有人为臧文仲辩护,说是“臧文仲居蔡”这句话另有含义。臧文仲从祖上到他这三代人,其实都是鲁国的掌龟大夫,就是替国家掌管这种大龟的,所以叫“居蔡”。按照这样解释,臧文仲就不是自己心血来潮,弄间房子去养大乌龟,而是国家赋予他的职责所在,完全名正言顺。

其实按孔子的意思,“居蔡”是否为臧文仲的职责并不重要,关键问题出在后面的“山节藻棁”上。

“山节藻棁”,是古代建筑结构的一种装饰风格,按礼制只能应用于天子的宗庙里。“节”指室内柱头的斗拱,在立柱顶上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山节”是把斗拱雕刻成山的形状。“藻”是水草,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棁”是立于梁上的短柱。“藻棁”是画有水草纹样的梁上短柱。

这些古代天子的庙饰,却被臧文仲用在他供养大龟的屋子里,不但豪华奢侈,而且违反礼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大龟是用来占卜请神的,他用天子宗庙的规格来装饰这个龟室,恐怕是为了讨好神明,想沾点福气。

当时民间广泛流传臧文仲很明智,有大智慧,孔子却举出他养大乌龟极其豪华奢侈的例子来反问,“何如其知也?”这个人的智慧究竟怎么样啊,他懂事理吗?他也太有智慧了吧?“何如”,如何,怎么样。“知”同智,明智,懂事理。这是讽刺挖苦的反话,意思是臧文仲这么做,能算是明智,有智慧吗?显然不能,谄媚神明而不重人事,完全是不智之举。就这样,孔子把臧文仲的“知”给废了。

历来虽然有许多人为臧文仲抱不平,认为孔子在刻意贬低他,但平心而论,孔子说的完全是事实,作出的评价也很实事求是,谁也推翻不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臧文仲确实是一位优秀的国家领导干部。臧文仲(?—公元前617年),春秋时鲁国大夫,亦称臧孙辰,姓姬,名辰,臧氏,是臧哀伯次子,谥号为“文”,所以后人称其为臧文仲。臧氏是鲁国的贵族,世袭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臧文仲事奉过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四个国君,辅政四十余年,是历史上少有的“四朝元老”。

臧文仲登上鲁国政治舞台的时候,正值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开始登台亮相,齐鲁力量发生悬殊变化之际,他受命于危乱时刻,身负斡旋的重任,充分显示出了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才能。史载他虽然身居要职,但从善如流,不耻下问,赏罚分明,而且从不居功自傲,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为世人所景仰。

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国家领导干部,孔子的总体评价却不高。孔子比臧文仲大约要晚出生一个多世纪,小了100多岁,两人当然没有见面的机会,也不会有什么利害冲突。但孔子对臧文仲的事迹却是特别清楚,因为他把臧文仲和柳下惠这两个同时代的人物对照起来作过研究,柳下惠就是那个著名的“坐怀不乱”的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模范。

孔子研究后的结果认为,臧文仲长期压制了柳下惠。于是,他褒扬柳下惠而贬低臧文仲,把臧文仲黑得一塌糊涂。在《论语》之外的其它史料中,也有孔子多次指名道姓批评臧文仲的记载,认为他僭越礼制,压抑贤良,不“仁”又不“知”。这一章围绕臧文仲到底有没有智慧的问题,表明了孔子的看法,话语间充满了对臧文仲的不屑与冷嘲热讽。

这只叫“蔡”的大乌龟,最后的下落挺有意思,它竟然在关键时刻救了臧氏家族,延续了臧家的香火。据《左传》记载,到了臧文仲的孙子臧武仲继承司寇时,这位孙子比起他爷爷来,智慧大多了,连孔子都称赞他有智慧。但人太聪明了也有问题,喜欢插手别人家的事,帮助季氏废长立少,结果得罪了季孙氏与孟孙氏,被迫出逃到邾国,出逃时他不忘带着“蔡”这只宝贝。

臧武仲是臧氏家族的宗主,仓皇出逃后,其身份地位全丢了,家族祖先也无人奉祀,这意味着祖先的魂魄将沦落为游魂野鬼,先人的荣光与功勋也将就此湮灭。臧武仲想想实在对不起列祖列宗,就找到住在铸国的同父异母哥哥臧贾,请他去把这个大蔡神龟献给鲁襄公,恳求为臧氏立一个继承人,让臧家保留宗庙祭祀,不至于废了历代先祖的勋劳。

谁知这位庶兄却是个怂包,自己不敢去,而是叫他的弟弟臧为带着“蔡”去了。结果呢,神龟献上去的同时,臧为挟带了私货,请求把自己立为继承人,也不知这位庶弟交了什么狗屎运,鲁襄公真的就同意了,宣布立他做臧氏继承人。臧武仲则交出自己的防邑,后来又逃亡到了齐国。这只大蔡神龟,最终还是落入鲁襄公之手,但却让臧氏家族保住了在鲁国的世袭贵族地位。

本章一个成语比较生僻:

山节藻棁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明臧文仲不知也。僭奢若此,是不知也,所以非时人谓之为知。

朱子: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春秋传》所为“作虚器”,即此事也。

横渠张子:山节藻棁为藏龟之室,祀爰居之义同,归于不智宜矣。

《论语正义》:《明堂位》曰:“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文仲谄渎神物,以冀福佑,而不知其僭上无等之罪,必不为神所相。

刘宗周:智者不惑于鬼神,谓其见理明;而趋避,决不假以鬼谋之事也。文仲以智称,不过挟数任术、私智揣摩,正所谓大智之贼耳。即居蔡一事可知也。

陈祥道:冀多良马,天下命良马者因谓之骥;泸水之黑,天下命黑者因谓之卢;蔡之出龟,天下命龟者皆谓之蔡。山节藻棁,文仲之居蔡有僭于天子之庙饰,非所谓知,而夫子非之曰“何如其知也”。

张栻:所贵乎知者,为其明见理之是非也。僭上失礼之事,而处之不疑,则其昧于理孰大于是!盖方其时,世俗以小慧为知,故于文仲有惑焉。夫子明之,使人知夫所谓知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朱子语类》:臧文仲、季文子、令尹子文、陈文子数段,是圣人显微阐幽处。惟其似是而非,故圣人分明说出,要人理会。如臧文仲,人皆以为知,圣人便说其既惑于鬼神,安得为知。盖卜筮之事,圣人固欲使民信之;然藏蓍龟之地,须自有合当之处,今文仲乃为山节藻棁以藏之,是其心一向倒在卜筮,如何得为知?

云门隐者按:此章孔子言其奢侈、僭礼也。

《左传》: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 《论语义疏》 《论语集注》 《论语注疏》 《论语全解》 《论语新解》 《论语讲要》 《论语正义》 《论语集释》 《论语会笺》 《论语学案》 《癸巳论语解》 《左传》 《朱子语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人智慧怎么样——《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10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ff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