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在他的《逃情》一文中说,世间情是何物?我回答曰不可逃之物。连冰冷的石头相碰都会撞出火花来,每个石头事实上都有火种,可见再冰冷的事物也有感性的质地,情何以逃那?
然而岛村对驹子“感到一种生理上的厌恶”他犯了一个世人都会犯的错误,即道德绑架。中国有句话,叫,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放到这一个场景中可以改写成,子非驹子,焉知驹子之苦,从这一点看,岛村真的不爱驹子,还是那句话,驹子是徒劳的。“谁下流,女人若不曾坠入情网,是不知道谁下流的呀!”驹子一语道破天机。
驹子好像看透了岛村的心事,故意找借口叫叶子接近岛村,好成全岛村的相思之情。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又是多么的善良和自卑。这时她已经变得绝望,进而开始疯狂了,可还要努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淋漓尽致的描写,非经历过所不能理解的。对于岛村,甚至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太在乎一个人,而又不易得到的,“连她的声音都会变成异常的优美”而对于轻而易举得到的,中国有句话叫,白来的谁会在乎,就像凭空捡了一笔钱,就要赶紧花掉一样。
现实和理想,世事和虚幻总叫一些人纠结,这是可怜的很。岛村对绉纱的看法印证了这一点。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还没有一根纱的寿命长。
小说在结尾出现了高潮,叶子在大火中死去,驹子抱着她的尸体嚎啕大哭,是哭叶子?是哭自己?还是在哭对岛村的绝望?我想都有。而这时的岛村并没有上前去,只是感觉整条银河都倾泻了下来,岛村这时也应该是绝望了。这时,他也应该理解了驹子不去给行男上坟的原因了。
世界上,人与人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的距离,而是明明相互瞭望,而目光却从未接触过。
小说的结尾,非常的优美,非常的拥有画面感,那么悲壮的场面,在作家笔下,简直成了诗歌,真的是要命的美。这里才是小说的精华所在,经典所在。开放式的结尾让人浮想联翩。
优美片段摘抄:啊,银河!岛村也仰头叹了一声,仿佛自己的身体忽然飘上了银河当中。银河的星光显得很近,像是要把岛村托起来似的……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他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这时美得叫人惊叹。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从地面上映入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都像粒粒银沙子,清澈清澈极了。
犹如一条大光带的银河,使人觉得仿佛浸泡着岛村的身体,飘飘浮浮,然后伫立在天涯海角。这虽是一种冷冽的孤寂,但也给人某种神奇的魅惑之感。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的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