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雪国》川端康成读后感(二)

《雪国》川端康成读后感(二)

作者: 砖厂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07:58 被阅读0次

林清玄在他的《逃情》一文中说,世间情是何物?我回答曰不可逃之物。连冰冷的石头相碰都会撞出火花来,每个石头事实上都有火种,可见再冰冷的事物也有感性的质地,情何以逃那?

然而岛村对驹子“感到一种生理上的厌恶”他犯了一个世人都会犯的错误,即道德绑架。中国有句话,叫,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放到这一个场景中可以改写成,子非驹子,焉知驹子之苦,从这一点看,岛村真的不爱驹子,还是那句话,驹子是徒劳的。“谁下流,女人若不曾坠入情网,是不知道谁下流的呀!”驹子一语道破天机。

驹子好像看透了岛村的心事,故意找借口叫叶子接近岛村,好成全岛村的相思之情。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又是多么的善良和自卑。这时她已经变得绝望,进而开始疯狂了,可还要努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淋漓尽致的描写,非经历过所不能理解的。对于岛村,甚至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太在乎一个人,而又不易得到的,“连她的声音都会变成异常的优美”而对于轻而易举得到的,中国有句话叫,白来的谁会在乎,就像凭空捡了一笔钱,就要赶紧花掉一样。

现实和理想,世事和虚幻总叫一些人纠结,这是可怜的很。岛村对绉纱的看法印证了这一点。而人的这种依依之情,还没有一根纱的寿命长。

小说在结尾出现了高潮,叶子在大火中死去,驹子抱着她的尸体嚎啕大哭,是哭叶子?是哭自己?还是在哭对岛村的绝望?我想都有。而这时的岛村并没有上前去,只是感觉整条银河都倾泻了下来,岛村这时也应该是绝望了。这时,他也应该理解了驹子不去给行男上坟的原因了。

世界上,人与人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的距离,而是明明相互瞭望,而目光却从未接触过。

小说的结尾,非常的优美,非常的拥有画面感,那么悲壮的场面,在作家笔下,简直成了诗歌,真的是要命的美。这里才是小说的精华所在,经典所在。开放式的结尾让人浮想联翩。

优美片段摘抄:啊,银河!岛村也仰头叹了一声,仿佛自己的身体忽然飘上了银河当中。银河的星光显得很近,像是要把岛村托起来似的……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他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这时美得叫人惊叹。岛村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影,反而从地面上映入银河。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都像粒粒银沙子,清澈清澈极了。

犹如一条大光带的银河,使人觉得仿佛浸泡着岛村的身体,飘飘浮浮,然后伫立在天涯海角。这虽是一种冷冽的孤寂,但也给人某种神奇的魅惑之感。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的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相关文章

  • 《雪国》川端康成读后感(二)

    林清玄在他的《逃情》一文中说,世间情是何物?我回答曰不可逃之物。连冰冷的石头相碰都会撞出火花来,每个石头事实上都有...

  • 《雪国》-川端康成 azw3,pdf,mobi,epub 电子书

    《川端康成:雪国(全新精装版)》包括诺贝尔奖获奖作《雪国》与川端康成经典作品《湖》。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

  • 川端康成:《雪国》

    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书,不免被他华丽的描写所折服。仿佛自己置身于朦胧的雪国,其对雪的描写细腻至极,时近时远,若即若离...

  • 《雪国》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用极其细腻与柔美的文字,在略有悲哀却不失唯美的意境下刻画了自然界的生命与人无常的命运。 徒劳无功的爱最是无...

  • 雪国——川端康成

  • 《雪国》——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想这是一个自带光环的头衔,读书的人不读点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确实有的说不...

  • 《雪国》——川端康成

    读完其实不知道主线啊,平平淡淡。一个婚外情的故事?中间对驹子的描述很细腻,三更半夜、或是从演出溜出跑到岛村的住处,...

  • 川端康成_雪国

    简介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

  • 川端康成,《雪国》

    作家岛村出游,在异乡遇见艺妓,与艺妓相遇相知,爱恨离愁。在火车上,岛村遇见了叶子,漂亮的叶子也让岛村如痴如醉看,时...

  • 那些名著里的经典开头段: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川端康成《雪国》 多年以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国》川端康成读后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up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