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线

作者: 梧桐听雨落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0:32 被阅读0次

时间还早,随处走走,一个人又径自走到了这家小店,一碗米线,足够打发时间。

这是一间小小的夫妻店,我向来很喜欢这样的店面儿,朴素而温馨,有一种家的感觉。正是夏天,男人在店铺外面的空地烧烤,女人在店里煮麻辣烫米线儿。平时若是客人少的时候,女人就会走到门外,两个人话不多,但是总会很默契的相视而笑。他们不像旁的生意人那样,总是扯着嗓儿门的吆喝,几分清冷中又不失体面和诚恳。来这里吃饭,总是那么地安静,从不用担心会被打扰。

说起最早来这里吃饭,是当时一个人住在小区的时候,我总觉得空荡荡的房子里一个人做饭真是一种浪费甚至都是一种煎熬。我一直觉得,厨房是最有家庭气息的一个地方,试想一下这样的一幅画面有多美:两个人在厨房,你切菜我和面,一个大厨一个跟班儿,有说有笑多有爱。旁边儿时不时的有个小孩儿跑过来问东问西:“爸爸,我的玩具汽车跑哪儿了?”“妈妈,我的那些好吃的糖果去哪儿了?”……我理想中的的幸福的模样,不过如此。

后来,儿子上幼儿园了,很少再来这里吃饭。准确地讲,这也不能算是吃饭只是小吃而已。朋友更是常常打趣说,垃圾食品。久而久之,竟有些忘了最爱的那碗米线的味道。当然,心情很好或是不好的时候,偶尔还会来这里:仿佛在一碗米线的时光里,快乐会加倍忧伤也会散去。而我,愿意来到这里的唯一的依恋,就是这碗米线的味道。无论隔壁的小吃店怎样变换着招牌,他家这碗米线还是最初的味道,不咸不淡,刚刚好。当然,油泼辣子还是那么的好吃又好看。有时想,这一碗米线的坚持,真是不易。故人,新衣,总是让人欢喜,这一碗米线又何尝不是?

常言说,物是人非。想想,真是这样,人果然是最善变的。一碗米线尚能保存它的最初的味道,数年不变,而人呢?动辄喜新厌旧,动辄见异思迁,稍有得意便忘了根本……过了三十岁的年纪,或许我们是真的渐渐老去了,很多时候都赶不上年轻人的趟儿了。看着身旁的他们,一个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以为这就是人间的极致欢乐……其实,幸福只在原地等你。无论你走多远,一回头,还是最初的美好。

这个小区开盘了几年,这家小店就开张了几年。我想,依着这对夫妻的温暖和默契陪伴,它会一直都在吧!这样,无论快乐或伤悲,都有它陪我一起,分享平淡日子里酸甜苦辣的味道。

相关文章

  • 米线怎么吃?

    米线怎么吃? 昆明人爱吃米线,常把这种小吃做正餐吃,不管是大锅米线还是小锅米线,一碗下肚,就解决了...

  • 马奶奶的小铺子

    "马奶奶,我要一碗米干‘’,"马奶奶,来一碗米线‘’,"米线要粗的还是细的,要清汤还是红烧?‘’每天早上...

  • 巴掌大的米线店,竟靠一碗鸡汤火遍郑州!

    在玉凤路上有这么一家巴掌大的米线店,店内空间不大,总共也就10张桌子左右 却靠着一碗鸡汤米线火遍了郑州! 一碗米线...

  • 吃了这么多次的馋二坛小锅米线,我终于也会自己做了

    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米线,学校外面有云南米线,砂锅米线。不想吃食堂的饭菜就会约上好友去吃上一碗米线,冬天吃米线喝...

  • 一碗米线

    一碗米线,一颗蛋。 与妈妈坐在一起吃一碗米线成为日常放松的一趴,我想做的事还很多。 以前的回忆就涌上心头了,米线的...

  • 春城印象,从一碗米线开始

    很多人认识云南,是从一碗过桥米线开始,我也不例外。家那边的米线,总是打着过桥米线的旗号,卖着各家的米线。 来了昆明...

  • 狠吃过桥米线

    这是一碗米线,而且是过桥米线,也是我以为的最正宗的过桥米线。 当然是我以为的,我又不知道到底何谓正宗的过桥米线。 ...

  • 吃遍大连丨用嘴巴去探索,收割滨城云南米线,一碗足矣

    一碗云南米线是什么样子? “无非就是一碗带有汤汁的成品米线, 牛肉等配料置于其上, 跟米粉很像,没什么特别的。” ...

  • 云南的米线

    此刻坐在图书馆饥肠辘辘的我,想起了云南的米线。 豆花米线 这是我在云南吃的第一碗米线。米线店坐落在昆明南站的候车大...

  • 一碗米线

    “嘀……嘀……嘀……”摩托喇叭的声音响起在我家门前黑暗的夜空中。爸回来了。 爸总是在某一个晚上偶尔的回家,他在县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碗米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zl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