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朋友们

作者: 齐帆齐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11:01 被阅读171次

我们都是再世亲人

曾经照片

老同事小凤说要购买我的签名书给孩子看,她是我在福建打工所认识,一个大大咧咧爱笑的豪爽女子。她和另一个老同事芳住在桐城同一个小区。若不是她坚持要给孩子看,我本是不打算让熟人看到。

我给她们分别写上签名,相识近20年,希望余生一生相伴。

昨天看到芳所发的朋友圈,配上我们曾经在厂里的几张照片,瞬间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双眼潮湿,记忆的潮水凶猛袭来。

福建晋江东石潘径村——那是我人生打工中的第一驿站。那里有盛放着我们最美的年华,那时我们都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女孩。

我们当时做的服装是非洲人穿的沙滩裤,厂里都是做外贸衣服。我们同在整件组车间,有一半同事是桐城人,只是来自不同的乡镇而已,我们在老家时并不认识。

那时即使再累对于未来依然充满着种种想象,我们都讨厌做服装,却又不得不做服装,每天晚上都是凌晨两点多才睡觉,超负荷地劳累,每天却睡不到6个小时,除了吃饭就是做事。

记得小邱曾和我说,假如未来我们的孩子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那我们今天这么苦逼地做衣服是不是太亏了?现在想起这句话,觉得很有趣,不由得想笑。

2000年初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工厂都是这种工作模式,晚上十点有个吃夜宵时间,我们通常在外面去吃馄饨,吃炒饭、炒粉、面条等。还记得我们厂门口摆摊卖馄饨的是一块钱一碗,看我是老乡她给我算5毛钱稍微少点。

有些老乡年初的几个月,吃老家带去的炒米,或者是锅巴开水泡着就在车间吃,这样能节省开支和时间。那些年,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地干活。

还记得小陈,比大我两岁的桐城女孩,她老家位于桐城的大山区。她有浓黑的眉毛,皮肤细腻,她每天用绿色的小酒精炉做饭吃,她是和她爸爸一起做衣,哪怕打个鸡蛋自己都舍不得碰点,让她爸爸吃,真的是懂事勤劳的姑娘。

小陈家有两个妹妹要上学,二妹当时在我们桐城中学,是我们市第一重点高中。另一个妹妹在初中。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她的思想里,只知道一个劲地省钱,拼命干活。

她这好的长相,这么好的女孩,身为长女,她注定要为家庭牺牲太多,若顺序颠倒,她若是老小,一切会是另一种模样。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机遇也会不同,这是所谓的命运吗?

那时,这样的姑娘有很多,这样的同事似乎也很多,但小陈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后来,到了结婚的年龄,小陈遵循长辈的意愿,在老家召亲。她家是桐城,舒城,潜山三县的交界处,这样的家庭状态,召亲的女孩能有多少选择空间?

现在算一算,我们那时的一班女孩,很多家里都没有哥哥弟弟,这样的情况至少有12人以上,这真是一种命运的巧合。我们都是80后,都是十几岁时就在离家几千里的地方打工。正月出门,到过年才回家,就像卖给工厂了。

我们都是听信了读书无用论,家庭条件和身边环境都没有读书的土壤,也根本没有读书氛围,家里姐妹又众多。听大人说学个手艺一生有个饭碗,大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那时候没有网络,家人和身边人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他们的眼界是我们的天花板。

因此,我们相聚在福建那个靠海的小村,那里家家户户都是以服装制作为主,我们所在的厂在周围算是较大,约有500多人。分为整件组,流水组、包装部、后道,仓库等。

小凤也是家里老大,她父母没有要求她一定要在家召亲,她和她妹妹都嫁出去 。

在工厂时,我和她感情不算太好,甚至为点误会还争执过,但我们分开后,却时常联系,成为工厂同事中最亲密的朋友,每年腊月我们还会在桐城小聚,相互若需要钱周转时,一句话就立马转过去。我曾写过《那个卖油漆的朋友》就是写她的真实故事。

我生命里所遇见的人,他们都会出现在我的文字里。不是现在,就是未来。

金芳,她是我在厂里时爱好最接近的人,我们一起租书,一起练字,一起摘抄书中的经典语录。那时真的是太累了,业余时间特别有限,一年下来所看也没多少。

还记得她睡的上铺墙壁上贴满了她写的黑体钢笔字,她买多很多庞中华的字贴,一笔一划地临摹练习。现在有人收到我的签名书,留言说没想到齐姐写的字还挺好看。其实,我眼里芳的字最好,她的钢劲有力,整洁中又有笔锋,很像男子所写。

昨天我发了芳收到我书后发的朋友圈,有人说,你那老同事,文采也不错呀!我回复,我们可是桐城人啊!桐城人就是这么文艺。

还记得在厂里时,小娟堂嫂曾说,小齐和金芳俩说话就喜欢文绉绉的,还爱常带成语的。我们自己倒不觉得,只是在那个环境下我们显得有点特别。

金芳曾给书法家庞中华写过信件,她也梦想将来成为书法家,也收到了庞老师的回信鼓励。年少,我们都是有梦的,她敢去尝试,是很值得佩服的。只是后来,太多人因为生计与生活妥协,与命运妥协。

我们有时调侃说,怎么样才能脱离苦海。不用再这样辛苦一天做到晚,还赚不了什么钱,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觉睡个够,睡到自然醒那该多幸福呀!

每天早晨,我们在厂里的广播音乐里艰难地睁开眼,急匆匆地梳洗奔跑去车间,常常来不及早餐都不吃。那时早餐包子5毛钱两个。自己做饭吃的两个人搭伙,买肉一次是称两元钱的,那时在饭店炒素菜是1块5一份,加一点点肉丝是3元。

我时常想,我们那班同事,都是那么能吃苦,好强,肯干,爱读书,倘若像后来的网络发达,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工作。如销售,营业员之类,怎么也都比在服装厂拿那点微薄的收入好,至少发展空间大,思维眼界会提升很快。

而今天,我也都已是为人妇人母,还能怎么样,不可能改行或者花钱从头再来,金芳在桐城买房定居后,孩子在小区边上学。每天骑电瓶车在家门口做服装,早上7点工作晚上6点一天100元左右,平时会在微信上卖卖她父母在老家种的特产,木耳,河里的小干鱼,茶叶,红薯粉等。生意还不错,老客户很多,主要是山区自家种的农作物,绿色无污染。

她上次发来摘茶的照片,手上都是老茧和裂口,粗糙得像个老人的手,她说,你现在好了,成“作家”了 。

我想说,我们都是一样,终不过是殊途同归,人不是在身体上累就是在精神上的累,我们这行压力也很大,时常也会焦虑,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的。

我们年少时在福建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居然也走过来了。现在回忆起却都是快乐的时刻,或许我们是怀念那个年龄的自己吧!

我们在这人世间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会有几没有血缘关系的再世亲人。我们几个都相识超过15年,一直都还有联系,互相关注。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未来彼此会是什么样子,但我深信我们一直都会在彼此的生命里,直到永远………

“以此文送给当年的所有同事,还有一些没有提到名字的朋友们,你们都在我的心里…”

15年前的照片 好友的相册 03年端午节

相关文章

  • 15年前的朋友们

    我们都是再世亲人 老同事小凤说要购买我的签名书给孩子看,她是我在福建打工所认识,一个大大咧咧爱笑的豪爽女子。她和另...

  • 好好吃饭,如花友谊地久天长

    非常感动,非常值得珍惜,非常感恩的一天。 和朋友们之间的友谊开始于15年前,那个时候我们由陌生到相识,由熟悉到了解...

  • 15年前的中秋

    今为中秋佳节,本是欢快愉悦的气氛,却落得凄凉落魄的境地,无论是天气,还是世上流行的风气,亦然。 回想...

  • 15年前的爱情

    真的好想你! 2002年,我在石家庄,他在北京,没有网络的夜,他用这样的方式思念! 我和他的名字融在一起,放在一个...

  • 15年前的Butterfly

    《神器宝贝》和《数码宝贝》,是我在童年时期影碟盒里唯有的两部“宝贝”系列。之于前者,我更喜欢它的官方翻译:口袋妖怪...

  • 15年前的回忆

    已是初夏了,可天气还是好冷。昨晚上风大的厉害,前半夜热后半夜不热了,却深受大风的摧残。瞌睡被打断了,之后长久的睡不...

  • 狐狸和她的动物朋友们(15)

    今日开始讲故事: 参与这个故事的动物将会有: 蛇、乌龟、熊猫、长颈鹿、兔子、狼、和一只参与其中的狐狸。 其中略过的...

  • 成为环保小卫士吧!新桥社区的小朋友们

    “都到齐了吗,小朋友们” “ 到 - 齐 - 了 ” 即便烈日当空 也挡不住小朋友们的热情 8月15日 在马王堆街...

  • 广结善缘(元)赋

    15年前,来过广元,广陕高速; 15年后,到此留念,春秋几度。 ...

  • 往事清零,2021可期

    今天是2020年12月30日,年末倒数第2天。 5年前、10年前,15年前的今天,15年后、10年后,5年后的今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年前的朋友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ix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