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受限于物质条件,我们玩的游戏大多对道具和场地都没有过高的要求,如果要选要求最低的,非挤油油莫属,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道具,场地方面,只要有一面墙壁即可,是我们冬日里最流行的集体游戏之一。
冬日最适意的天气,莫过于暖阳高照的大晴天,没有凛冽刺骨的顶头寒风,也没有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成天裹在棉袄棉裤里、吸溜着清鼻涕的我们终于可以舒展一下手脚了。遇上这样难得的好天气,课间十分钟就显得更加宝贵,每虚度一秒钟都觉得是极大的浪费。小学时代的我们精力旺盛,下课铃刚响,老师的“下课”话音未落,就争先恐后地涌出了教室,三五成群地结伴玩起了最喜欢的游戏。跳房子、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弹溜溜球,无需讲解规则,也无需特意组织,小男生小女生们自发三三两两聚拢在一块儿,乐此不疲,互不干扰。总有几个喜欢热闹的小男孩儿,扯着嗓子高喊一声:“挤油油喽!”喊醒了沉浸在游戏中的小伙伴们,身体里仿佛有一股兴奋劲儿被瞬间激发了,不由自主地转头去看,带头的几个男生已经在墙角摆好了架势,左边俩,右边仨,左腿弓,右腿蹬,都狠劲儿往另一边挤。围观的同学纷纷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地投入了战斗,不管高矮胖瘦,也没有男女之别,自行加入一侧的帮派,立即使足吃奶的力气向前推。一开始只有七八个人,很快就增加到了二十几个,有时候五六十人挤在一起,场面很是壮观。挤油油和拔河不同,并不是为了分出胜负,但左右两支队伍仍然都使出了洪荒之力,一个个小脸儿通红,咬着牙皱着眉,相互之间没有一丝缝隙,厚厚的棉袄都挤薄了。为了保持大家发力节奏一致,还会有专人喊号子,很快大家就都喊了起来,“一、二!一、二!”声音越来越响,震得教室屋檐上的沙土都扑簌簌地往下掉,最中间的小朋友被挤得龇牙咧嘴,虽然是寒冬腊月,额头上还是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甚至升起了一股淡淡的白雾,那是蒸腾的汗珠。队伍中间的我们,也不乏滥竽充数的小懒虫,两旁挤压的力量实在太大,中间的队员哪怕一点劲儿也不使,也可以舒舒服服地“飘”着,两脚几乎都离了地儿。但小懒虫们也并不总能浑水摸鱼,很容易被挤出队伍,再挤进来绝无可能,只好垂头丧气地重新排到队尾。偶尔也有被挤倒的,被挤哭的,可谁也不会真正介意,拍拍身上的尘土,抹掉眼角的泪痕,从来没有一个逃兵。
“铛~铛~铛~”门卫大爷敲响了上课“铃”,挤挤挨挨热闹非凡的挤油油大军顿时作了鸟兽散,一阵杂沓急促而又纷乱的脚步声过后,小小的校园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琅琅的读书声替代了整齐的口号声回荡在校园里,只有教室外墙根下的小脚印和墙上的擦痕记录了我们挤油油时激烈的战况。教室里没有暖气,但我们浑身都热烘烘的,汗水洇湿了秋衣,冷风一吹寒凉如冰,贴在后背上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曾经朝夕相伴一起玩闹一起挤油油的小伙伴们,如今都身处何方,还有谁记得我们童年这种最简单最质朴的游戏呢?
李虎,2019年5月13日于济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