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易之道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一)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一)

作者: 闲读与苦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4-05 09:40 被阅读0次

系辞传下第一章原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详解

本章主要讲爻的产生及其所起的作用,现逐句加以解说。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八卦组成行列,象就在里边了。因为根据《说卦传》“乾,健也;坤,顺也”所反映的乾、坤的性质,就可以将乾取象为马、为首、为父,将坤取象为牛、为腹、为母。所以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因”,是因八卦。“因而重之”,就是在八卦的每一卦上面再加上八卦,这样就成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每卦都有六爻,所以说“爻在其中矣”。爻是专讲变化的,《系辞传上》说的“爻者,言乎变者也”,就是这个意思。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推”,是你推我,我推你,互相推动。“刚柔相推”,是说刚可以变柔,柔也可以变刚。八卦变为六十四卦后,便有了爻。有爻以后,就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在于“刚柔相推”,也就是刚、柔的互相转化。《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爻下加上文辞进行说明,那么动就在里边了。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易经》常讲吉凶悔吝。为什么会产生吉凶悔吝呢?原因就在于由刚柔相推产生的“动”。

刚柔者,立本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的根本是刚、柔。

变通者,趣时者也。

“变”,是指质变。“通”,是指量变。“趣时”的意思,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王弼《周易略例·明卦适变通爻》说:“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认为每卦代表一个时代,爻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讲得挺好。其实,王弼就是根据《系辞传》的“变通者,趣时者也”这句话而言的。以上为第一节。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这段话的关键是“贞”字。朱熹《本义》说:“贞,正也,常也,物以其所正为常者也。”讲得虽差不太远,却不太切实。韩康伯注:“贞者,正也,一也。”释“贞”为“一”,不行。释作“正”,挺好,只是没作进一步说明。

“吉凶者,贞胜者也”,“胜”是“得”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吉凶所正的是得,是吉。因为人们做事总是要趋吉避凶。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说天地正的是为天下人所仰望。

“日月之道,贞明者也”,是说日月正的是明。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意思是说天下一切事物的发展,正的是“一”。

这里实际上讲的是合二而一的问题。“吉凶”是二,“胜”是一;“天地”是二,“观”是一;“日月”是二,“明”是一。由上述三个个别的、具体的事例,经逻辑推理,得出天下之动都是合二而一的这么一个一般的、抽象的结论。

《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讲一分为二的问题。这里又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讲的则是合二而一。可见,《易经》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既是一分为二,又是合二而一的。其以上为第二节。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确然”,指刚健。“隤然”,指柔顺。刚健、柔顺是乾、坤的“德”,也就是它们的性质。“易”、“简”是它们的作用。“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实际讲的是行动。

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效的是刚柔。因为爻是讲变化的,“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变化是由“刚柔相推”产生的。象,像的是健顺。因为根据健的性质,就可以将乾取象为马;根据顺的性质,就可以将坤取象为牛。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易》有爻象,爻象在里面变动,吉凶就表现在外边。

功业见乎变。

“功业”,就是事业,有正、反两个方面。因为“变”有吉有凶,所以,不能认为“功业”都是功。

圣人之情见乎辞。

这是说圣人的思想都表现在卦爻辞上。以上为第三节。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相关文章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一)

    《系辞传下》第一章【原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知”字有两种解释:有人训作“主”,有人解作“知觉”、“知见”。我研究这个问题,认为“知”当...

  • 《周易全解》之系辞(九)

    第六章【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七)

    履,和而至。 “至”,是至于中的意思。“履和而至”,就是说礼贵和,和宜中。那么,什么是“和”呢?“男女授受不亲”,...

  •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四)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这句话引的是困卦六三爻辞,意思是说,既受困于坚石,又坐在...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四)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八卦而小成”,就是说八卦只是“小成”,不能完全包括天下的万事...

  • 《周易全解》之系辞(十二)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 关于“大衍之数”,通行本《周易·系辞传》为“大衍之数五十”。京房为之解释说:“五...

  • 夜读《周易全解》

    夜晚读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系辞传上”,感觉很亲切,读来朗朗上口,释义理解也到位,比起以前有较大进步。甚喜...

  • 周易 系辞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如果以后有孩子了,可以考虑起...

  • 周易 - 系辞

    上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td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