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
淋浴间的文思/哲思散文

淋浴间的文思/哲思散文

作者: 灰海之空 | 来源:发表于2025-10-31 01:50 被阅读0次

淋浴间的文思

我的文思,像一块羞怯的旱地,唯有在淋浴时,才肯迎来它丰沛的雨季。这不是什么修辞,而是我日复一日亲历的实感。温热的水流从头顶倾泻而下,沿着肌肤的沟壑蜿蜒成溪,仿佛也同时冲开了某处灵感的闸门。水流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形成一种白噪音,将外界的喧嚣都隔绝在外。在这独属于我的水幕结界中,大脑似乎被按下了重启键。那些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不得的故事脉络,那些寻遍词典也找不到的恰切词语,此刻却如水中升腾的蒸汽,氤氲着,活泼地,争先恐后地涌现。

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悖论。当我的身体被这方寸之间的水幕全然包围、与世隔绝时,我的精神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它挣脱了地心引力,挣脱了社会规训,挣脱了自我审查,仿佛可以抵达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淋浴间,这个现代家居中最功能化、最不具诗意的空间,于我而言,却成了最富创造力的圣地。

然而,这灵感的盛宴有着一个残酷的保质期。它几乎与水流停止同步终结。一旦我擦干身体,穿戴整齐,重新坐到那张象征着"正事"的书桌前,面对那一纸征稿启事——上面清晰地罗列着字数、题材、风格、截止日期——情况便截然不同了。那些条条框框,像一道道无形的栅栏,将我脑中方才还奔腾不息的野马,瞬间圈禁起来。它们从旷野的精灵,变成了困兽,在限定的区域内焦躁地打转,最终只留下一片被反复踩踏、空空如也的荒原。

目的性,这个驱动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伟大引擎,在此刻却成了我灵感的头号杀手。它要求明确,要求精准,要求"意义",要求"价值"。在这诸多明确而坚硬的要求之下,那点发自性灵的、飘忽不定的东西,便像一个怕见生人的孩子,羞怯地躲进了最深暗的角落。

这大约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困境。我们这时代,人心是一片片被高效犁过、却难得滋润的田地。人们渴求精神的慰藉,却又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缺乏耐心。长篇大论的深刻,譬如一场计划周详、工程浩大的南水北调,自然功在千秋。但田边焦渴的农人,往往等不及那清流蜿蜒千里,抵达自家垄亩。他们需要的是即刻的慰藉,是一阵不期而至的骤雨,哪怕它来去匆匆,只能让龟裂的土表得到片刻的润泽。

短故事与短剧,便是这样一阵阵及时的雨。它们不讲求源流的考证,不苛求体系的宏大。它们只依赖那一点情感的浓度,能在三五分钟、一集剧的工夫里,于人心这片最易感也最健忘的土地上,砸出一个浅浅的、却能倒映出星月的水洼。

于是,市面上便充斥了那许多被精英斥为"蠢蠢的文章"。它们与所谓"严肃文学"的区别,若细究起来,倒未必全然在题材的高下或技巧的精拙。有时,那区别竟微妙得只在于一点"姿态"。

通俗文学,像一位热切得有些笨拙的乡间亲戚,见了你,便忙不迭地要将家里所有的花生、红枣、珍藏的麦芽糖,一股脑地塞进你怀里,唯恐你吃不饱,唯恐你感觉不到他的好意。他用力,甚至有时用力过猛,弄得你有些尴尬,但那情意是真挚的、滚烫的、不容置疑的。

而那自诩高明的"严肃文学",则像一位学识渊博却神情冷淡的教授,他与你对坐,面前摆着一杯渐凉的茶。他讲究的是分寸,是留白,是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余韵。一个生怕你不懂,倾其所有;一个生怕你懂了,讳莫如深。这其间的差别,说来有些可笑,仿佛只是前者更"蠢"了一些,更不吝于坦露自己那或许不够精致、却跳动得异常真诚的心肺罢了。

这便让我记起在网上漫游时,像拾取海滩上的贝壳一样,偶然捡到的故事。它们粗糙,却带着海浪与时光的独特纹路。

第一则,是关于竹筒粽子的。故事里的"我"自承是个"混蛋"。初一那年冬天,他正处在青春叛逆的尖刺上。母亲忙于孕育新的生命,将他托付给从乡下来的爷爷奶奶照看。有一天,他鬼使神差地想吃校门口小摊上卖的竹筒粽子,便支使奶奶去买。奶奶初来乍到,在陌生的城市街道上转悠了半天,终究没找到那稀罕物,只买回一个普通的三角粽。她一进门,便从厚重的棉袄怀里,掏出那个被她揣得热乎、几乎带着体温的粽子,颤巍巍地递过去。少年却因为愿望的落空,勃然大怒,吼道:"不是这个!"奶奶举着粽子的手,愣在了半空。她没说什么,默默地,自己把那个粽子吃了。可她那时已身患肠癌而不自知,甜腻的糯米落肚,当夜便疼得辗转难眠,吞下了一整板最便宜的止痛药。时光跳到"我"高一那年,奶奶因肠癌去世了。在她的遗嘱里,竟有一条是让葬礼上的每个人都吃一支竹筒粽子。"我"的那一支,蘸了满满的、白花花的糖。

这故事几乎没有任何技巧,平铺直叙,却像一根钝针,缓缓扎进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它让我想起老子的话:"柔弱胜刚强。"奶奶的沉默与包容,是至柔的;少年的怒吼与叛逆,是至刚的。结果如何呢?刚强的刺,最终反弹回来,在自己心上留下永久的创口;而柔弱的承受,却以其巨大的悲悯,在时光的沉淀中,完成了最深刻的教育与忏悔。

第二则故事,则更为沉重。它关于抑郁、友谊与家庭的暴政。故事里的"我"在高三确诊中度抑郁,父母却认为那是"作",不予理会。高考后,"我"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唯一的慰藉是与发小的通话。那位发小,是"我"生命中的光,会记得"我"的生日,会在"我"于深夜崩溃时,拉"我"出去吹风。然而,这束光熄灭了——发小跳楼身亡。更可悲的是,"我"的父母早已得知此事,却联手隐瞒,甚至阻止"我"参加葬礼,理由荒诞而冷酷:"怕你瞎混"。冲突在"我"得知真相的那天爆发,父亲的一记耳光伴随着一句恶毒的诅咒:"你想去你就去死啊,去和你那没出息的发小一块!"震惊与绝望之下,"我"想冲出家门,却被抓回,眼睁睁看着父母将发小留下的信与一大罐手折的星星毁坏、践踏。那个夜晚,"我"一个人拾起满地的狼藉,试图拼凑那些被撕碎的信纸,复原那些被踩扁的星星,直至绝望到吞下药片。然而,一阵风恰在此时吹入,将一片最微小的碎纸送到"我"面前,上面是发小熟悉的笔迹:"替我好好生活"。

这故事里,父母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计算,在他们看来,隐瞒悲剧、销毁"不祥之物",是为了防止"我"受到更大的"损害"。这近乎一个残酷的家庭版"电车难题":他们自以为扳动了道岔,让电车驶向一条他们认为"损失更小"的轨道,却浑然不觉,他们碾压的,正是孩子活下去的全部希望。

许多人,包括许多伟大的作家,都笃信"文学是苦难的产物,苦难是文学的沃土"。仿佛不受尽人间至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便取不回文学的真经。这种观点,将痛苦神圣化,几乎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受难情结"。

然而,这观点却让我心里生出一种紊乱的不适来。我仿佛被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为自己生活相对平顺、缺乏那种痛彻心扉的"苦难"可供挖掘而感到一丝惭愧,仿佛自己是个文学的门外汉,不具备言说的资格;另一方面,我又本能地怀疑,那从苦难中直接榨出的、血泪斑斑的汁液,是否便是文学唯一的、最高的养料?难道欢乐、平静、甚至无聊,就不能孕育出有价值的文字吗?这种将苦难与文学价值强行捆绑的逻辑,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偏执?

我竟因此,有些不合时宜地向往起那些能产生"蠢文章"的、直白而汹涌的情感了。因为它至少是丰沛的,是敢爱敢恨的,是生命力的直接喷发。它不绕弯子,不故作深沉,像《诗经》里的"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发自天籁,动人肺腑。而我,连同许多自诩理智的写作者,却常在目的与意义的迷宫里,在"何为文学"的沉重追问下,失掉了那最初、最笨、也最宝贵的冲动——表达的冲动。

于是,那些端着架子,以卫道士自居,斥责这类短文浅薄、煽情,败坏读者口味的论调,我便觉得可以搁置了。文学的殿堂,自然需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栋梁,但也少不了这样朴素的、甚至歪歪扭扭的烛台与烛火。它们或许光线昏黄,照不远,也照不亮宏大的蓝图,但能在某个寒冷的、具体的夜晚,给一个路过的心房,带去一瞬间的真切暖意。

能符合这市场需求的,能抚慰哪怕一刹那人心的,便不能算是一件坏东西。市场,在这里并非一个庸俗的词汇,它更像一个古老部落的广场,人们用点击、用阅读、用观看进行投票,选择那些最能道出他们心中隐痛或渴望的歌谣。强求人人都去修建罗马式的水道,而鄙薄那一阵急雨,实在是有些不通人情的苛责了。

我的不适,大约也源于此。我既做不了那引水千里的工程师,内心又羞于做那一阵单纯的、只为解一时之渴的雨。我便卡在这中间,在征稿的告示前枯坐,像一个同时被两个世界抛弃的流浪者。而在洗澡时,我才能暂时忘却这一切,任凭热水冲刷着一个又一个不成形的、湿漉漉的梦。那两则故事里的少年,他们是有雨的,无论是悔恨的冷雨,还是救赎的甘霖。他们的情感,找到了它的形式,哪怕这形式被某些人视为"蠢笨"。而我,只有一室的蒸汽,和一颗被目的性搅得不安的、湿答答的、悬在半空的心。

最终,我或许应该接受这个事实:短故事与短剧的市场,其存在本身,就昭示了它深刻的合理性——它是这个快节奏、高压力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无数个体心灵寻求即时按摩的情感刚需。那些"蠢文章",以其低门槛、高浓度的情感冲击力,完成了一次次小规模的精神赈灾。它们或许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但它们确实,在某个微小的刻度上,改变了一个人某个夜晚的心情。这,难道还不够吗?

相关文章

  • 散文思想

    典藏于心的牵挂 疯长 蓬勃成沁人心脾的醉香 酒后追忆如花的过往 难忘曾今的一抹沧桑 丝丝缕缕的诗句 ——激荡 汇成...

  • 【战高考-语文】语文阅读题拿高分的窍门在这里!

    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

  •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方法

    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

  • 老师不易

    这些天复习散文专题,和学生一起读散文,分析散文行文思路,品味语言特色,欣赏构思技巧,研究标题作用,探究意...

  • 【哲思and散文】梦中的风

    题记 这是1997年高考前一个下午一气呵成的文章《梦中的风》,有删节,特此纪念我的高中生活。 ...

  • 「哲思&散文征文」抛弃

    在这茫茫人海中,是否你被拋弃过?在这茫茫人海中你是否被世界驱逐过?当那时候好似世上发生的一切都以你无关。可这一感...

  • 「哲思&散文征文」自由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正好楚威王派来两位大臣,要请庄子到他的朝中,做楚国的宰相。庄子一点也不动心,仍旧握着钓...

  • 「哲思&散文征文」抛弃

    在这茫茫人海中,是否你被拋弃过?在这茫茫人海中你是否被世界驱逐过?当那时候好似世上发生的一切都以你无关。可这一感...

  • 哲思&散文征文 永生

    初中的时候,看卫斯理的小说,里面说到,人死后,人的能量会变成一串看不见的乱码,穿越时空,流落到哪里,就会成为那...

  • 「哲思&散文征文」孟婆汤

    近来我常对于生命无常有着前所未有的忧虑,我才二十二岁,不到怕死的年龄。可最近却莫名其妙的恐死。 再也不敢像小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淋浴间的文思/哲思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ui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