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知乎大V采铜的作品,前两年很火,乍一看这书名很像是鸡汤、成功学的玩意 。不过仔细阅读之后,发现是一本严谨而不失温度的自我提升类书籍。相比于李某来的教人致富的作品,这本书更多了一些淡定从容。标题吸引我的不是厉害 ,而是精进,与其去追求外在的成功,不如关注自我的成长。这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年代,如果真的是金子,很少会有怀才不遇的情况。
本书开始就是关于时间的问题。书中提到了“郑重”这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避世。什么状态最像:孩子认真玩游戏的样子。孩子通常会“郑重"地玩耍,反倒是成年人很多以戏谑或者汲汲于得失地地度过这一生,忽略了生命珍贵的体验历程。
然后谈到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方面的问题。作者提出的远期是五年。五年,不长不短,但是在年轻时,通常是从一个阶段步入另一个阶段的时间。五年,可以从小学到中学 、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职场、从职场基层到管理层或者跳槽转行、从恋爱到结婚生子。蓦然回首,五年时间,时光已经把自己带到了此前无法预想的处境。
很多教义是矛盾的,比如有人“说要活在当下,又有人说要看得长远。从价值与意义上看,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往往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副作用是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靠性高、更容易实现的事,从习惯上回避更有意义而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如何解决呢?从“远期未来”角度,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怎么去做”的可实施行动上。从“近期未来 ”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比如剪断网线,早上强迫早睡早起。
比如在学习时,独立钻研一道难题,虽然会比较耗脑油,但是整个过程收获会比较大,早早放弃或者从他人那里获得答案,反而失去了充分锻炼的机会。所以要克服“近期未来”抄近路的心态。
具体的策略是: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具体化、情境化、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比如强迫自己不刷手机),给自己的挑战加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