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亦談”讀書“

亦談”讀書“

作者: 李茂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1-19 00:11 被阅读0次

近,看得大家發一關於讀書方法之文,實難解讀書亦有方法的,無怪乎夫子於兩千多年前便疾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貴在使人知本,到得現在人們祗知逐末,而不知務本的。乃至讀書一事,竟於方法上求,此實離道遠矣。

有些文章談如何選書,何必去選,世界上最屬中國文化久遠,故,四書五經是必讀之書目,亦是知得為人之本的必讀之書。如此說,並非尊古而薄今,因為時間是最好之參考標準,故,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之經、史、子、集皆可一”讀“。值得注意的是,我所說的”讀“,非大家習以為常之”看“,是口到,眼到,心到,耳到之”讀書“,如果人沒有經得此”讀書“過程,必不會體會得古人所謂”韋編三絕“,乃至”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是何意境。

讀書一事貴在”讀“,而”看“是無法達至”讀書“之意趣。一個人之注意力再怎麼集中,半刻足矣,何至於春去而無知,吾之經驗,走神以至於旁思,旁思以至於無趣,無趣以至於厭學。”看“書僅是眼到、心到,也會因看到的東西而想入他處,乃至注意力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集中便會事半而功倍,事半而功倍便會對讀書一事失去興趣,失去興趣便覺讀書一事費力而不可為,久而久之,便與書無了緣,實不知乃由錯誤之法而致。

”讀書“是心、眼、口、耳俱到,如若你走了神,便會讀錯,讀錯後耳便會聽到,耳聽到讀錯後即會提醒你應該回過神來,繼續往下讀,通過這種行為強化,你堅持半月二十天,你將對”讀書“一事有更大之領悟,便會樂在其中,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如果有一天你若因事而拉下了”讀書“,你將會覺渾身有不自在之感。

故,讀書一事,貴在”讀“,捨此,別無他法。惟是此法,最值大家提倡,捨此,其餘之法,不足論矣。

相关文章

  • 亦談”讀書“

    近,看得大家發一關於讀書方法之文,實難解讀書亦有方法的,無怪乎夫子於兩千多年前便疾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 《梁啟超修身三書》之申思

    古人說讀書當讀聖賢之書,而今之人的讀書似乎只爲得考試,修身之說更是無從談起。寫此亦並非為得介紹本書,而是從書裏引發...

  • 談談讀書

    ——李茂英 古人說書是用來讀的,而今的人說書是看的,也經常和一些喜歡“讀書”的朋友聊天,發現大家皆是看書,...

  • 善读书者无事不为书

    善讀書者、無事不為書: 古今亦書也、 天地亦書也、 世間亦書也。 善讀書者、無書不是書: 經史亦書也、 詩詞亦書也...

  • 又談“讀”書

    ——李茂英 關於讀書一事是個老生常談之問題,因在之前亦探討過這一話題,所以這次重新提起,只好稱為“又談”了...

  • 如何閱讀讀後感

    今天讀了《如何閱讀》這本書的前三天,下面談談我的感受! 1、閱讀需要不斷的刻意練習,從不斷的聯繫中總結出自己...

  • 叔本华:读书与思考

    大概在十八年前我讀到叔本華的小冊子《思考者》書中談到思考者與讀書者的不同,對我的思想成長幫助很大。今天介紹給大家。...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20170118

    以前讀書經常是邊讀書邊在書上畫,沒有做讀書筆記,但是不做讀書筆記會覺得讀完書收穫很小,讀書的過程中遇到有共鳴的句子...

  • 藏書不讀——讀通札記(927)

    讀文白對照本《卷九十》,感:1、藏書不讀。人言:購書容易,讀書難;再言:書,非借不能讀也!竊以為是。購書容易,讀書...

  • 讀書該如何讀?寫作該怎麼寫?

    「 讀書 」 一、如何擇書 A.讀書最好讀原典。 這樣才能深入地體會書中的精髓。 B.不讀二流以下的書。 最好讀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亦談”讀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ml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