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阿Q正传》解构“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解构“精神胜利法”

作者: 达妈刘艳平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21:55 被阅读0次

第二次读书会,达达自己挑了《阿Q正传》。

看完之后,我问他的感受如何?他说:不是很好看,情节没有起伏。而且我也不喜欢阿Q,他太爱凑热闹!而且哪有被别人打了还要扇自己耳光的?太没有骨气了!…………

言语之间满是忿懑。

我知道,如果阅读要分段位,那他现在还停留在“阅读情节”的段位。但我回想起自己的读书历程,觉得这“读情节”恐怕也是必经之路,况且这样的读书方式会让人沉浸其中。这条路可以长路漫漫——我自己在这个阶段就停留了挺长时间的;但如果有人引领,说不定只会短暂停驻。

爸爸难得参加一次我们的读书会,我们决定直接切入主题,讨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

你怎么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

达达: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精神不那么痛苦。

“精神胜利法”不好的方面就是会迷惑自己。打个比方,本来一个人生病了是不能吃发物的。前面明明是一头牛,但他不能吃牛肉啊,就用精神胜利法把牛想象成是一头猪,“啊呜”一口吃完之后,他的病情就加重了。

(吃货连举栗子都是跟吃有关的)

我:能不能说这就是“逃避现实”?有点像吸毒和游戏成瘾的人,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如意的,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但一旦玩起游戏来,就觉得自己可以呼风唤雨,被万人景仰,他喜欢这种感觉,就不愿意再回到现实生活中了。

达达:我真觉得阿Q的命不好呢。他的日常就是被人欺负、扇自己的耳光;街上发生个什么事,他都会被误抓,结果送了性命。我觉得他很惨。

阿Q为什么会这么“惨”?

爸爸:要真正理解“精神胜利法”,得回过头去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精神胜利法是怎么来的?是社会造成的。要把社会环境与背景搞清楚。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为什么会疯,和当时的科考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节奏被爸爸一带,立刻就变得很“学术”了)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是1921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外有帝国主义入侵,内有封建社会的余毒。当时,由孙中山带领的革命党人拉开了“民主”的序幕。可是,中国人中毒颇深,整个社会还是愚昧而不开化的。所以鲁迅先生从日本学医回来之后,就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他当医生只能医好人身体上的病,而当一名作家,则有可能医治人心,让中国人不再那么愚昧。

达达:阿Q的惨,第一是社会上的人对他的态度——没事的时候瞧不起他,有事的时候就找他来帮忙;第二是他自己胆子太大,被枪声惊醒之后,他跑去爬围墙凑热闹,这是他性格造成的。

就这样,爸爸捧着书,带着达达,一段一段地读了起来。一边读,一边提了几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赵老太爷为什么不让阿Q姓赵?

达达:因为阿Q层次太低,赵老太爷觉得丢脸。

爸爸:鲁迅先生安排这个情节,是在批判讽刺封建王朝的体制。自古以来,百姓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明朝有个皇帝叫“朱厚照”,因为“朱”和“猪”同音,他于是颁布了“禁猪令”,规定民间不准在畜养家猪,也全面禁止了猪肉交易。倘若违反者,全家老小都要被发配到边疆充军。

妈妈:别说皇帝了,《红楼梦》里薛蟠的妻子叫夏金桂,家里十分富有,在寸土寸金的城里拥有种了几十顷桂花树,父母宠爱她,所以取名叫“金桂”。因为要避讳,夏金桂不准别人说“桂花”两个字,也是一个意思。他们都看不起比自己身份地位低下的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达达:那阿Q只要不姓赵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可以姓王、李?

爸爸:姓是不能随便改的。你看皇帝避讳避的都是名,而不是姓。因为中国人潜意识中都有一个“家族意识”,像我们家,还有家谱。这是家族的精神象征。中国有一句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的姓是不可以改的;

妈妈:在当时的社会里,赵老太爷只是一种代表。就算没有赵老太爷,还有王老太爷、李老太爷。赵老太爷代表着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压迫,象征着封建社会的余毒。

阿Q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

鲁迅先生在文章时花了些篇幅讲阿Q的名字,鲁迅先生说阿Q的名字“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Quei,略作阿Q”。

是因为鲁迅先生过于随意了?我想不是的。阿Q连个名字都没有,恐怕反映的也是当时民众的生存状态吧——他们抬不起头,直不起腰,也“不配”拥有一个自己的名字。

最后,我问达达:爸爸的这种读书方法和你的读书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达达回答:如果把读书等级分为低中高级,我的等级在中等,爸爸的等级在高等,他跟我不是一个层次的。

读书当然没有高低之分,但读书方法还是有优劣之分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在我看来,是更重要的事。

相关文章

  • 《阿Q正传》解构“精神胜利法”

    第二次读书会,达达自己挑了《阿Q正传》。 看完之后,我问他的感受如何?他说:不是很好看,情节没有起伏。而且我也不喜...

  • 看开的人都有一种思想武器——“精神胜利法”!

    最初的精神胜利法是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出现的。 精神胜利法又称为阿Q精神,是鲁迅《阿Q正传》小说中主人翁阿Q的个人精...

  • 阿Q正传随笔

    《阿Q正传》不仅塑造了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有强烈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阿Q正传》也通过阿Q这个人物,向我们提示了突...

  • 阿Q正传随笔

    《阿Q正传》不仅塑造了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有强烈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阿Q正传》也通过阿Q这个人物,向我们提示了突...

  • 阿Q正传随笔

    《阿Q正传》不仅塑造了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典型,有强烈的反思性和批判性,《阿Q正传》也通过阿Q这个人物,向我们提示了突...

  • 或许我们都需要一点阿Q精神

    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 它来自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的形象。 阿Q是一个横遭压迫、备受屈...

  • 阿Q的生存法则

    阿Q,《阿Q正传》里的人物。鲁迅先生塑造的经典。 阿Q的厉害之处是“精神胜利法"。 他说他本姓赵,被赵太爷打了一个...

  • 《阿Q正传》:夸张只因我害怕

    《阿Q正传》读后感——夸张只因我害怕 说起《阿Q正传》,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吧,在第二章的优胜记略及其续...

  • 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不过,阿Q很快就振作起来,他觉得自己可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鲁迅《阿Q正传》 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让人...

  • 我们都不是阿Q——兼谈《阿Q正传》文本与电影

    阿Q 的形象是如此特殊,其特殊的荒诞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电影版《阿Q 正传》突出了这一点,除了精神胜利法,阿Q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Q正传》解构“精神胜利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wt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