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早上醒来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我第一反应是小时候家里贴玉米饼的味道,怀念了一下小时候爸爸先选玉米,再拉磨磨碎,然后烧大灶,继母和面,在大灶边做边贴饼,手法娴熟,他们老两口配合默契。有时城里亲戚来做客,他们会送一些,还不失得到一番称赞,彼此都特别开心。
然后我走到课厅,味道愈浓,才知道是粽子的味道。过了一两天,晚上回来,看到楼下一家门口一个大电饭锅在努力工作中,飘香四溢,又是粽子。想必之前闻到的也是这个锅的成果了。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星期,看样子不远了。
小时候五月初一我们都要系五彩线。我家通常只有黑线和白线,其他颜色的我就各种想办法,总之难度很大,经常凑不够。我家大门里外都种着艾蒿,五月初一日清晨,继母就会割一些艾蒿,爸爸把艾蒿挂到每个门框上,甚至还放到炕席下面几只。通常五月初一之前爸爸就会买好红色纸质小葫芦、线绕红色小粽子,布制小桃子之类的,也在五月初一日挂门框上。五月初一日,继母也摘一些艾蒿叶放到脸盆里,大家洗脸也能沾到艾蒿的香气。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粽子,占一些糖,一顿饭可以吃3个小粽子,让父母都诧异。
三年前,我在南昌出差,时逢端午节,甲方单位提前送了我们一些粽子礼盒,由于数量不足,我恰好没领取。不料端午节当天他们又送了我们每个人一个粽子礼盒,这下我也不好不领了。过了几天我打开尝尝,小心翼翼,也似乎可以。又过了几天,用小锅煮2个粽子粥,煮好了,却用微信聊起天来,不料过于投入,喝粥就心不在焉,结果把粥全部喝完,最终导致消化系统超负荷了。
难道一个人吃某些东西真的是有定数的,小时候吃得过于多了,长大后就享用受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