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分交流的不同维度——现象学层面和诠释性/形而上学层面

区分交流的不同维度——现象学层面和诠释性/形而上学层面

作者: 寻昕询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19:09 被阅读0次

摘自《精神分析复杂性理论:治愈性改变的临床态度》

作者:【美】William J.Coburn

译者:吴佳佳

游戏态度7:区分交流的不同维度——现象学层面和诠释性/形而上学层面

第一个维度是现象学描述,指一种基于感觉经验进行交流的层面,可以广泛地在各种相对表达状态之间变化。尽管这种表达状态的范围可以扩展到相对模糊、未明确表达却又有潜在可及性的精神和情绪状态,但它注意包括的是那些有意识、可表达、可加以反思的情绪体验。

第二个维度是诠释性理解,适用于基于情境以不同方式塑造个人体验世界的各种组织原则,包括与体验世界各方面相关的情绪意义。这个维度既是过程性也是内容性的,因为情绪主题是高度特定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可识别的——正如它们也是动力性且受情境驱动。这些情绪主题将那些未被明确表达的、微不足道的、不可理喻的情绪印象组织起来并赋予情绪意义。

与现象学描述不同,在掌握和反思以探寻和诠释为核心精神的共同对话前,诠释性理解通常不被认为是个体体验世界的一方面。当我们谈论个人的情绪主题、历史和当前关系中的模式或情感调节的动态内隐过程时,所论及的就是诠释性理解的领域。

第三个维度,诠释性/形而上的假设,是较少内容性更多概念导向和过程导向的。它指的是人们对事物如何运作的基本假设(有时是无意识的),也指对情绪体验和意义起源所持有的信念。

如,所有人类体验和意义生成都难以避免地嵌入于一个更大的世界或复杂系统中,而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一个我们已经熟知的相关假设的示例是,这种体验和意义生成绝不能仅仅归因于个人的过去、现在或想象的未来,并且永远不确定这三者的影响比例。在形而上学假设的层面谈论时,并不提及个人体验的性质或组织体验的主题,而是提及了广泛的普遍前提——对事物运作方式的信念——是组织前两个交流领域的内容和过程。

随想

三个不同的维度,层层递进。

现象学描述关注的是那些有意识、可表达、可加以反思的情绪体验。顾句思义,咨询师关注来访所呈现的。现象学的诠释比较容易被来访所接受。

倾听,倾听来访表达背后的意义;观察,观察来访的非语言表情;共情性理解,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理解来访的表达,同时反馈给来访自己的理解,以达到跟来访同在的感觉。

现象学描述是普通人沟通交流也在使用的方式,不过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现象呈现背后的心理意义,我们关注来访而不需要来访关注我们。这是心理咨询跟普通交流的不同之处。

诠释性理解是基于情境的以不同方式塑造个人体验世界的各种组织原则,包括与体验世界各方面相关的情绪意义。

这让我联想到创伤情景、原生家庭、过去的人际关、现在的人际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等等。

一个被批评的情境,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同的。而这个不同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的。如果来访生活在一个容易批评他人的原生家庭,经常感觉痛苦,长大了遇到被批评的情况,就会激发之前的创伤情景,在跟咨询师的互动中,也容易感受到被咨询师批评责怪的情况,产生移情反应。

这一切,作为咨询师要在咨询过程中能够识别,并进行恰当的诠释性理解,如果涉及到来访对咨询师的移情,也包括移情性诠释。

当然,某些流派取向(比如克莱因)不怎么关注过去发生了什么,更关注此时此刻的整体移情情景。

诠释性/形而上的假设,是基于人们对事物如何运作的基本假设(有啥事无意识的),也对对情绪体验和意义起源所持有的信念。

在我的咨询经验当中,有一次无意中使用了这类型的诠释。那个来访(已征得来访同意)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督导是这么认为的,我也非常认同督导的理解。但是我怎么都不能够跟他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诠释。在一次咨询中,他进入到过去的创伤情境。然后,在我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形成了人类很渺小,具有局限性这样富有哲学意义的理解。在那一刻,我们都深深地体验到人类如此渺小,而宇宙浩瀚无穷,为此有些悲伤。在那之后,他的问题就大幅缓解。

在写这段的时候,我感觉存在主义心理咨询主要就是在这个层面上的工作。如果说得不对,还请存在人本的咨询师拍砖留言。

第一层更贴近,不管是对来访者还是咨询师。第二层是有层次的,过去的情景,现在的情景,此时此刻跟咨询师的移情情景,通过相似的情景,类似的感受联系了起来,或者通过类似的感受,创伤情景呈现了出来。第三层是宏大的,涉及到宇宙中人类持有的普遍信念。

相关文章

  • 第二十六章 星球规则之“天然屏障”

    不同维度的世界,甚至同一维度的不同世界,从微观的分子层面,到精神量子层面,再到宏观的整个世界,运作方式、物理...

  • 关键在问第一章共读思考

    今天读《关键在问》第一章:在学校中运用焦点讨论法的重要性。 焦点讨论法,通过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

  • 为什么我和奶奶聊天,感觉心好累?

    魏洪谦回答: 和不同频的人聊天就是很累。 聊天表面上看是语言交流,实际上是言语层面的交流,身体感受层面的交流,情绪...

  • 2021-07-12

    奥托开发一种描述不同层面的感知和变革的理论,并用字母U的形状来区分感知的不同层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层次的行动。用...

  • 金融投资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

    投资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宏观层面指的是国家、城市的“生产性投资”,而微观层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涉及个体资金去...

  • 三个视角引发真实对话

    之一;表达自己的感知和感知学生的感知或者交流学生的感知(感受性层面) 之二:陈述事实(事实性层面) 之三:表达期望...

  • 以情动人,你的情感营销做到了吗?

    做营销的伙伴都知道,营销有两个层面: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从不同层面打动消费者,效果也是不同的。从理性层面打动消费者...

  • 构建公司的业务矩阵

    业务矩阵公司层面和部门层面。下面先谈一谈公司层面的业务矩阵如何构建。从产品和客户两个维度的梳理开始。 公司的产...

  • 中国式营销(6)——财富管理杂谈

    关于财富管理杂谈我准备描述两个维度的事情,一个是公司层面,一个是执行营销层面。第二个层面和4P动力营销理论相关性较...

  • 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精神层面或物质层面。 我从没仔细去思考过我所追求的是哪个走向,而提起今天这个话题源于今天和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分交流的不同维度——现象学层面和诠释性/形而上学层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bg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