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更内容仍旧是史铁生《病隙碎笔》的读书笔记。

p66: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我读故我思:即天堂是在行走过程中,是在不断的追求中,一旦抵达,天堂也便消失。所以追求过程是幸福的,因有信仰在。天堂是什么?是有限的此岸对彼岸的无限眺望。天堂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一念一菩提,宁静的内心便是幸福的天堂。
p90: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我读故我思:所以“我”是在不断更新的“我”,就像三毛所说的:“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两句话殊途同归,无非一句表达的是哲思,一句表达得诗意。正如有些人在朋友圈里喜欢发的那句“希望2019遇见更好的自己”那样。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那个更好的自己必然通过读一些书,经历一些事,思考一些人生、社会与自然,感悟一些生命的真谛,求得一些知识与本领,才能遇见。等生命有了更为丰富的质感,那个更好的自己就会向你款款走来。
p91:文学,如果是暗含着种种操作或教导意图的学问(无论思想还是技巧,语言还是形式,以及为谁写和不为谁写式的立场培养),我看写作不是,我希望写作可不要再是。写作,在我的希望中只是怀疑者的怀疑,寻觅者的寻觅,虽然也要借助种种技巧、语言和形式……写作不过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条船。
我思故我在:写作就是心流。种种在生命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就是写作的泉流。在生命的困境里,迷途上,十字路口,种种的迷茫、困惑、徘徊,深隐的、细弱的、易于破碎但又绵绵不绝的心的彷徨等等的倾诉,都是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