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 初夏晴雨 | 来源:发表于2025-05-11 16:52 被阅读0次

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那片土地,或许并不遥远,或许并不奢华,但它能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栖息,让漂泊的灵魂得以安放。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我一直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对未知充满不确定性。可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直到长大也没有安全感。

我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不知道为什么,爷爷奶奶给的再多的爱,也不抵于父母的爱。但我很幸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他们的关爱下,很幸福很温暖的成长。我的原生家庭,没有温暖。只有吼和骂。所以,我是幸运的,爷爷奶奶给足了爱。

当初小时候的想法是,一定要找一个像爷爷一样的男人结婚。一直到长大后,就按照爷爷的标准,选择男朋友。可我始终没有选到,也许老天就是这样,你越想怎么样,它就偏偏不让你称心如意。

正如三毛所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在寻找契合之人的路上,我渐渐明白,爷爷般温暖的存在,或许并非具象的择偶标准,而是内心对安全感的极致渴望。

生活像是一本充满隐喻的诗集,苏轼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道尽了每个人在尘世奔波时的孤独。那些未达成的期许,或许是命运在以另一种方式提醒我,真正的安宁不在外界的复刻里,而藏在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中。

我记得,当时单位调我去珠海工地工作时,一个人远离上千公里的广东,刚下飞机,一种说不出的莫名其妙的,是孤独的,是寂寞的,也是害怕的。虽然工地派人接了我,但是空气中弥漫着陌生的气息。心情一度陷入低谷,好长一段时间才适应。

也就是在跨海项目上,与他相遇了。不得不说他的情商高,每天下班后,提着在超市买的大袋小袋的零食拿到我的办公室。话不多,却在眼神里看得出他对我有好感。同事们见到有点害怕,因为他是工地领导,看着他办公室,同事们也纷纷起身就走了。

有一句话说:“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他的出现,恰似冬日里的炭火,渐渐驱散了我心头的寒意。他摸透了我的心,在陌生坏境,陌生的城市,正需要安慰的人。渐渐的,我和他成为了朋友,必须是上下级关系,平时也只能偷偷摸摸的约会,为了避嫌,我们尽量用微信聊天。

每当微信对话框弹出他询问“今天累不累”的消息,或是分享工地上偶然发现的三角梅开得正好,那些隔着屏幕的牵挂,竟比当面交谈更让人安心。

只要有好吃的,他都会带我出去吃,尝到广东的美食。就这样,我们熟来熟往,恋爱了,成为了男女朋友。

在珠海潮湿的海风里,与他并肩走过的每一寸时光,都成了生命中可遇不可求的珍贵。恋爱后的日子,我发现他慢慢开始变化。不再是那个关心我生活的人,偶尔也会在项目压力下沉默寡言,为了生活琐碎的事情与我产生分歧。工作上也是各忙各的。

有一次某次台风过境,工地紧急抢险,我忍不住去看他,被他一句“别来添乱”的话刺痛。慢慢地开始凶了。再温暖的人,也会在生活的重负下显露出脆弱的棱角。

有时候正是这些不完美的裂痕,反而让我看清爱情真实的模样。恋爱很累,好刻骨铭心。我说过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说:会的,一切都有可能,模糊的回答了。

所谓安,是我觉得是心安。纵使身处闹市,只要心有所归,便如独坐幽篁;纵然漂泊天涯,若能守得灵台清明,亦似归家。心安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饥来吃饭倦来眠,不起波澜。

从小缺乏安全感的我,随着年岁增长,慢慢才懂得,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自己给自己的。把安全感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终究是一场危险的赌注。就像把房子建在别人的地基上,对方稍有动摇,你的整个世界就会坍塌。 

后来,我开始学着享受独处的时光,读书、写字、旅行,甚至一个人去吃火锅、看电影。我不再害怕孤独,因为我知道,只要心是定的,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处。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而我想,真正的“安”,或许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温柔地接纳自己,不慌不忙地走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kp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