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友凉亦歌的《暗恋,终究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说起
亲爱的简友们,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简友凉友歌向来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写文章而名动简书浩瀚的海洋,不过,她的这篇文章《暗恋,终究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却是写得文采斐然,也没有幽默诙谐的俏皮劲儿,只是幽幽地告诉你一个女主暗恋男主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完整,情节跌宕起伏,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文笔优美,语言流畅,文章隽永蕴藉,超级棒。不仅如此,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也是不同凡响,尤其是对“的地得”的正确用法,更让该文得分无数。还有,这篇文章是满满的正能量,负能量是没有的。让人读后倍觉无怨无悔,一路高歌猛进。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的这篇文章,她写得脉络非常清晰,这全部得力于她怎样选择素材和组织素材。我们写文章时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将军来看待,你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就要求你高屋建瓴地去排兵布将,这样才能把文章的脉络写清楚,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作者的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写因为男主的一张纸条而想起了男主。这张在中学时男主要问她题目和请她吃奶茶的不是情书的纸条,让她的眼前迅速地出现了男主的肖像和男主的神态,作者乘机对其作了精心的描写。
接着写男主跟文中的“我”借湿巾一节,因为她暗恋于他,他的每一句话就像圣旨一般,她听了他的话后,禁不住脱口而出地说:“当然可以,这一包都给你啦”她说:“伸出手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没脑又莽撞的错误。”
作者紧接着用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来着意凸显她的这种暗恋的“在寂寞中伴着的深深的愁思”。郑愁予的诗是这样说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谈到这首诗,我扯一下简书里的诗,简书里有一个诗人叫邛海幽蓝的深得诗歌的精髓,他写的诗比这个郑愁予更要好得多,不像这个郑愁予的诗充满愁思。
作者写女主因为暗恋着男主,哪怕男主看到她丢红薯而说了一句话也让她浮想联翩,倍感温暖。
作者接着写的还是冬天的故事,对冲风冒雪回到教室里的男主,女主用低得只能自己听到的声音问:“冷不冷?”如果男主也对她情有独钟的话,当然会听到她的问候,无奈男主很粗心或者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一个温柔多情的少女对他芳心暗许,他径直旁若无人地走过去了。
如果男主仅仅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他打他们班的美丽的班花(也是班长)跟前走过时,他还开玩笑地摸了摸班长的头。作者是这样写女主的反应的:“我抓着手里温热的水杯,感觉心好像被什么不知名的东西抽去了氧气,即将窒息而死。”
“我不知道以什么名义给自己莫名的慌张无措下定义,事实上是因为害怕那一刻过后,再也没有勇气重燃的理由。”
写到这里本来就差不多了,可作者还嫌不够,她又写了女班长意味深长又俏皮地看了男主一眼,这让女主非常羡慕嫉妒恨的。她说:
“眼睛莫名被什么刺眼的东西晃了一下,酸涩得需要液体来滋润——泪水马上簌簌下来了。”
“笔记本上的字迹变得模糊起来,我隐隐约约看到自己画的那个涂了一半的心,此刻全部变黑。”
因为有这种心情,男主写来一张求教数学题和许诺请喝奶茶的纸条,在女主看来也变了调儿,她认为他可能是冷嘲热讽她。
不过,在以后的同学生涯中,男主来向女主求教和借湿巾等,女主还是会热情应对,每次总喜欢看他好俊俏的眉眼。
亲爱的简友们,作者从因字条回忆男主,再写男主被淋湿了借湿巾,接着写男主看到女主丢红薯后所说的话,紧接着又写冬天里女主的问候得不到回应和看到女班长看男主的眼光以及以后女主还是热情应对男主,这其间是不是有一根红线将这些璀璨晶莹的珍珠串连在一起呢?
作者选择素材和组织素材确凿有她的高明独到之处,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当然了,我在这里不是贬低别人而抬高简友凉亦歌,我没这个意思。即使我有这个意思,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办到这件事,从而达到这个目的。总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在这里只是就文论文,决无过于抬高凉亦歌的意思。
凉亦歌的文笔是很优美的,她的语言相当流畅,这全部是拜她的从容不迫地驾驭语言的功力所赐。亲爱的简友们,如果你们不信,我这篇文章写好后,会附上她的文章的链接,大家请仔细地看一下,看完后,我会非常坚定地相信你们不会认为我是在撒谎。我用我复述的话说她讲的几句话,大家不妨看一下。
譬如,我看着他在纸条上写的字,不知为什么动作变得僵硬了,仿佛被人施了定身术似的,突然就失去了把本子扔掉的勇气。
再看,心脏不知怎么地悸动了一下,像是朔风怒吼时河面冰冻了,但突然遭到一股暖流的奔袭,顿时冰消雪融了。
在写到女主被男主冷淡后,她是这样写的:
孤独的自己的内心早就波翻浪涌,可是这种畏首畏尾在另一个不相干的人看来却是委实荒唐可笑。以前自己对这种情节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可是轮到自己遭逢这种境遇时,才恍惚觉得哪怕戏幕沉重地落下来,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脚色。
这三段话不是凉亦歌的原话,是我根据她的话演绎复述过来的,尽管如此,但从中还是看出了她遣词造句的功力。
另外要说的是,凉亦歌对“的地得”的用法是相当精准的。简书里的很多人,对“的地得”的用法还是不太准的,我看到好多文章,文章写得很好,但“的地得”的混用,却给他(她)的文章造成了硬伤。我在这里也不想这样说,在名词前加的,在动词前加地,在形容词前加得,但你不妨去百度一下,究竟怎样才能正确运用“的地得”。只有这样,你才能像凉亦歌那样正确用好“的地得”。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附作者文章链接,请点击蓝字即可看见,这是简友流失的青春教我的,让我能够把评论文相关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暗恋,终究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