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劝善典籍《太上感应篇》有云:“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一天之内要做三件善事,那么三年之内必定会天降福报;但是如果一天内做了三件恶事,那么三年内必定会降下灾祸。那么这三件善事是什么呢?
一、语善
语善是指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要说出来,别人做了好事就去夸赞他。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说一些善意的话,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觉得暖和温煦;而尖酸刻薄的话,听起来格外刺耳,让人如坠冰窖,十分伤人。生活处处都是修行,积累口德同样也能让人获得福报。
《云笈七签》里写道:“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斋戒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吃素那么简单,它包含身斋、口斋和心斋,身斋即香汤沐浴、衣冠整洁、禁食荤腥;口斋即不说恶语,只说善言;心斋即不能有钱财、美食、美色等各种欲望。从中可以看出讲善言、积口德对于修行同样重要。
同时戒除妄语也是道教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曰:“戒妄语者,若不闻不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皆为妄语。”道祖太上老君告诉我们,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事情,就不能向别人说,说了就是妄语。
二、视善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国幅员辽阔,有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有波澜壮阔的蔚蓝大海,也有神仙在人间居住的“洞天福地”。长时间待在家里,有时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可以选择外出旅行,一路上欣赏美景,让自己的心情得到缓解。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哪里都有阳光照不到的阴暗面,我们在面对这些时,要去发现那些阳光的一面。
三、行善
行善则是身体力行,我们有了善心,就去将它付诸行动,这也是道教劝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再小的善事也是一种行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这种善待众生的小善,“筑桥铺路、凿井引水”这种是救济乡里的大善。《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积德行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庆;作恶的人家,则必多祸殃。积德,有积阳德与积阴德之分。行善而为人知的叫阳德。行阳德的人,能享受大众的赞扬,也就是世间的名誉,道教认为阴德最能获得福报。
凡人想要得道成仙,首先要学会行善。《想尔注》中说:“百善当修,万善当备”,《太上感应篇》也在告诉我们:“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想要成为天仙,就需要完成一千三百件善事;想要成为地仙,需要完成三百件善事。修道成仙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就有积德行善这一种。
《太上感应篇》认为:“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只要人们每天坚持做好三件善事,那么必将获得无上福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