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隶书体字的写法与特点
“隶书体”字有始以来就以圆润秀丽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它的每个笔划的起笔和收笔都是圆润而无锋芒的。其特点是:‘字型表现多为扁宽型。基本上每个字都有一笔笔划的起笔好象行走的“蚕头”,收笔酷似飞翔的“雁尾”。因此,隶书体字素有“蚕头雁尾”之美称’。
隶书体字没有斜钩和竖弯钩,因为斜钩和竖弯钩大多都充当了雁尾尾划。
隶书字的“蚕头”多表现在“横笔”的主要笔划上,有时也表现在其它的笔划上。“雁尾”多表现在带有“捺笔”的笔划上面,书法上叫做“波划”,固有“一波三折”之说法,如“文、木、长、大、会”,(见图一)。如果字中不含捺笔笔划时,就表现在横笔的“主笔”笔划上,如“三、玉、头、些、东”(见图二)。如果字中没有横划和捺划这两个笔划时,也可以表现在带有“竖弯钩、斜钩、卧钩”的笔划上,如“卜、小、几、乙、心”(见图三)。尚若上述笔划都不存在时,那就不要去刻意的创造雁尾了,如“中、日、如、山、刘”,这些字是不能写出蚕头雁尾的(见图四)。不能生搬硬套。
虽然说隶书体字的蚕头雁尾非常漂亮,但并不是说为了好看就要在一个字当中多写几笔蚕头雁尾,或将其它笔划有意识地书写成蚕头雁尾,那样就有点太琐俗了。因此在一个字当中又有“蚕头不可双行,雁尾不能双飞”之说法。意思是说在一个字中只能有个蚕头和一只雁尾的表现形式。
正是因为隶书体字的美观秀丽,所以隶书体字的运用也同样非常之广泛。有其是在文艺宣传场所和喜庆活动方面更是喜闻乐见。其字型写法(见图五)。
除此之外,它的笔划变化也比较活跃。有其是“点划”变化较多,形状如同兔子的尾巴“短而粗”。写法有大头朝上的、也有大头朝下的、有向左撇的、也有向右反捺的、也有平卧的。只是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写法而已。“撇”的变化也丰富多彩,有起笔粗收笔细的,也有起笔细收笔粗的,有时为了美观,上面的平撇也有写成横划的,如“看、重、爱”等。“横”的变化相对较少,除了“主笔”有时用在波划上面作为雁尾外,其它的写法基本相同。“捺笔”除表现在雁尾之上,其它也没太多变化。“竖划”的变化更是简单:因为受字型的影响(多承扁宽型),所以“竖划”也多为“短粗、或上宽下窄、或上下等宽”。隶书字基本笔划的写法(见图六)。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