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还乡手记#回家不易

作者: 南子馨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3:01 被阅读92次

天亮了,外面雾蒙蒙的,一场小雪让六盘山变得云遮雾绕,格外妖娆。雾凇,好美啊。我对先生说。我记得小时候见过一次雾凇,那是零几年的春初,一场大雪后出现了罕见的雾凇,特别美,干枯的树枝变得毛茸茸的,格外可爱,远远看去就像一棵棵开满白色毛绒花的树。

我和先生两个人出门来,这才看到六盘山市护林站点的牌子,山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我握住先生的手,看着眼前的美景,把恐惧压向心底。我们边拍照,边唏嘘,要不是意外又怎么遇到如此难得一遇的美景。可是我宁愿不要遇见这一切。因为我们是被一场雪困在六盘山的。

那日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出发时天气还好,没有下雪的征兆。一路顺利很快就可以进入312国道了,一上国道就可以快点了,我期待回家。此时天气变得格外冷,窗玻璃上都开始结冰花了,我的心不自觉的沉重。

转过一个弯后前面的车突然慢了,我们也不得不减速,直至终于停止,对向有来车时,有人问前面什么情况,对方说前面有事故,过不去了。渐渐的信息多了,也渐渐完善出一个完整的故事,312国道发生重大事故,正在紧急处理。

这时开始隐隐有了下雪的迹象,我想说不行就回去明天再走,可是我们已经出发快一个小时了,我犹豫着要不要说。这时先生和路过的师傅问了,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于是掉了头,我们开始从小路走。爬坡到一半时开始下雪了,我抱着孩子,心情忐忑,先生也没有像往日那样说笑,公婆也无话,车里只有暖风扇的声音。快到山顶时,车突然停下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大概十几秒后车子重新启动,到山顶后路平了些,但有一层薄薄的雪。

我们后面还有一辆小轿车,再没上来车了,因为我们大概是最后一辆上来的车,后面的都被困在坡底了!在山顶我才看到界桩,原来这是老君山。下了老君山是青江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312国道对向被困车辆的尾巴。天气阴沉得可怕,但是却没在下雪了。我们再这里加满了油,先生还去灌了热水,和加油站的司机们询问接下来的路况,得知后面的路没问题,我们便放心的上路了。

可是在隆德上了高速后才发现,高速路封了!下高速时得知又是车祸,此时我们都选择了沉默,先生一路继续开着。到隆德时,我说要不在这里住一晚,但没有人回应,我不敢再多说了,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路况,谁都不好受。

此时没雪了,先生用导航又选了一条路,这是六盘山隧道未开通前的老路,一路盘六盘山走。此时下午四点多钟,如果顺利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可以到泾源。我们都在心里祈祷着,孩子睡着了,公公婆婆也睡着了,只有我和先生清醒着。

前面的路还好,盘旋而上,不算陡,走得也顺利,到山顶了,我稍稍放松了下绷紧的神经,五点十分而已,下了山路就好走了,我期待着。快下山时又开始飘雪了,此时五点多一点,但是因为阴沉,天已经很暗了,我的心再一次揪紧了。

刚下了一段坡,转弯处有个铁拱门,上面有字,太黑了我没看清楚。再走了几分钟后碰见一辆对向车,车主主动停下告诉我们,前面发生车祸,油罐车翻了,走不成了。错过车后先生把车靠边停了,他问我怎么办,不能再走了,老天几次三番下雪,已经是在警告我们了。

我们开回去,刚刚经过时有个拱门,应该是村庄之类的,我们去哪里吧!我告诉他。来的路也不敢再返回,此事已经下雪,有雪时下坡路比上坡路危险。这里是六盘山,荒山野岭,这么冷的天,在野地里待一夜,即使在车里,也绝不是愉快的体验。

先生小心的倒了车,几分钟后我们到了那个拱门,此时天黑的拱门上的大字都看不见了,先生直接把车开了进去。进去才发现是个护林站点,拱门就是院子的大门。

我抱着孩子,公公婆婆年纪大了,我们都没动,先生先下车和平房里出来的人说了下情况。没想到他们特别热情,听闻我们被困,给我们匀了间宿舍让我们住。屋里架着炉火,很暖和,单人宿舍就一张床,几把椅子,一台电视机,一个简易布衣柜而已,但这于我们已是天堂了。

出发时公公买了十个大饼,我还带了一箱纯牛奶,此时就着炉火,我们吃起了晚餐。入夜时住这个宿舍的护林员来取大衣,我们感谢他让我们入住他的宿舍,他和我们说他们今晚得去守夜,翻了的是油罐车,容易起火,他们得去看着。路上有雪,车也开不成,他们得走路去,来回很远,得在那里待到天亮。

先生出去和其他护林员打招呼,回来和我说,给我们腾了宿舍的护林员是个大学生,今年刚分来的,这里是六盘山市护林站点。我们感慨还好这里有个护林站,不然我们一家不知要怎么办。

夜里我们四个大人轮流睡了一会儿,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吃饱了玩会儿就睡了,我陪着她因着困乏也睡着了,醒来时已是后半夜,婆婆蜷缩在床脚也睡着了。我赶紧轻轻起身,公公坐在椅子上眯着,先生大概困极了,坐着睡着了,轻轻打着呼噜。我轻轻叫醒公公,让他去床上睡去,他却叫醒了先生,让他去床上睡,说他要开车,得休息好。先生说他没事,让公婆睡去,我俩坐在椅子上睡,大概一小时后,我迷迷糊糊中被叫醒,公婆已起来了,让我们俩去睡。我和先生一颠一倒的睡着,孩子在我怀里,先生的脚跟贴着我的背,公婆围着炉火坐在椅子上。

这不足十平方的小屋里,挤着我们一家,年近七十的两位老人,不到半岁的女儿,我和先生。我看着孩子的脸,突然间眼睛酸酸的。这屋里是我和先生的全部,若没有此处这一小屋,我们还不知要怎么办。老人年纪太大,本就不宜长途劳顿,孩子太小,出门也有很多不便,可是家还是要回。

凌晨五点多,孩子醒来吃奶,我和先生也醒了,让公婆去睡,我们俩哄睡孩子后就围着炉火坐着。我们都没敢说起这一路上的事,却聊起了该如何感谢这些深山里的护林员。我们从老家带了两个大西瓜,那是公婆特意保存的,准备过年时吃的,就把这西瓜给这些热情的招呼我们的护林员吧。

天亮时,才发现雪下的倒不大,但是漫山的雾凇让整个六盘山成了冰雕玉剔的世界。

我们待到中午时,路上雪消了,才按原路返回,从隆德上了高速,经六盘山隧道一路回了家,到家时是下午四点半,一家人都精疲力竭,公婆收拾东西,先生去买了牛肉面回来大家吃了就休息了。

晚上十点多,先生醒来后抱着我说,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了,上坡时车车停顿那一下是雪地模式下汽车轮胎抱死了,那时差点发生侧滑。我握住他的手,紧紧的握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还乡手记#回家不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v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