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公案品读之三《心不安时怎么办?》

禅宗公案品读之三《心不安时怎么办?》

作者: 李惟谦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22:29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公案是禅宗二祖开悟的故事。

达摩面壁图

        达摩祖师北上少林寺面壁的时候,二祖惠可(当时还叫神光),虽然也是远近闻名的大法师,精通儒释道,但他却有很多烦恼自己解决不了。

        他的师傅宝静和尚就指点他说:“我的水平也就这样了,在少林寺有位天竺来的高僧,你去拜访他,或许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在师父的叮嘱下,神光来到少林寺,找到了在山洞里面壁打坐的达摩,向他求法,而达摩却面壁不语。神光想:“你这是在考验我,那好,我接受你的考验”。于是他就在山洞里服侍达摩,达摩始终正眼都没瞧他一眼。这样过了好长时间,达摩还是不理他。这并没有让神光内心有任何的抱怨,而是在内心暗暗发誓:“古人为了求法,宁可敲骨取髓,刺血充饥,投崖饲虎,吃了多少苦,我这点苦算什么?”所以态度愈发恭敬,服侍达摩。

二祖求法

        一直到腊月初九,北方冰天雪地,少林寺少室山上更冷。这天大雪下了一整夜,凌晨的时候,达摩看到神光久立雪中,神情坚定、态度诚恳,达摩不免怜悯心起,问:“古人求法,为法忘躯,你以为搞这点小把戏,就能在我这求得正法吗?”

        神光说:“您说的对,那我要如何表达决心,你才会觉得我是真心真意的呢?”达摩说:“除非天降红雪”。当时白雪皑皑,怎么会有红雪呢?神光灵机一动,拔出刀子,砍向左臂,顿时热血四溅,飘下片片红雪。

        达摩赞叹:“这个年轻人真的是大根器!”遂收神光为徒,取法号惠可

        慧可继续求法:“师父,诸佛法印可得闻否?”达摩答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意思是诸佛的正法,不是为师可以给你的)”。

        慧可又问:“师父,我心不得宁静,请求师父为我安心。”达摩说:“好呀,把你的心给我,我来为你安心”。

        慧可愕然良久,说道:“师父,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立即说道:“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慧可先是一愣,怎么就把心安好了呢?紧接着心里一片亮光,二祖开悟了。公案就讲到这里。

        我们读者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方面感叹于禅宗这种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教法的神奇,另一方面又疑惑于为什么几句话二祖慧可就开悟了,那他又悟到了什么呢?

        我们来看,同样是向达摩祖师提问。我们前面章节分享了梁武帝问:我做了如此多的善事,我有什么功德?而二祖问的是:诸佛法印,可得闻否?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科学的大道上,提出一个高明的问题,比问题的答案本身更重要。我们从梁武帝与二祖提问的问题就可以知道,梁武帝依然是珠宝为上的价值观,而二祖是智慧为上的价值观。一开口就可以暴露出深层次的价值观。

        我们再来看,二祖问:诸佛法印,可得闻否?达摩祖师答:诸佛法印,非从人得。达摩祖师一句话就像一把利刃一剑斩下,斩断我们惯有的直思思维,以往我们以为正法智慧也好,财富幸福也罢,都是我没有而外面有,外面的人给我的。我没有诸佛法印,而佛陀有、达摩祖师有,所以请你传给我。而达摩祖师一剑斩落,告诉你,外面没有诸佛法印,连佛陀也给不了你。这叫一剑斩断外求之心,外求之心死,内求之心才会生!也就是:人心死,道心生。

美好的人生从停下外求的脚步开始。

        二祖惠可在听到祖师说没有人能给你正法的时候,他却没有暴怒:“我服侍了你这么久,都断臂求法了,你早不告诉我,你没有正法给我?”,而他却回光返照,反观自己的内心,问出了他心里另一个最关心的问题:我心难安,请师父给我安心。其实在当今这个喧嚣的环境中,每一个还没有觉醒觉悟的人,每一个人心都很浮躁,心都常常不得安宁。透过公案照镜子,来看看我们自己,当二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达摩祖师面对他最疼爱的弟子,却没有像我们平常人要么开导,要么劝说,要么指导我们去打坐、呼吸、冥想。而是异峰突起,说:“好啊,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

       我们用心去品,当祖师这样问的时候,慧可立即思考,我把心给你,那我的心在哪里呢?心是什么东西呢?于是他就去找心,要找到心,就要首先知道心是什么,而认识了心是什么,我才有机会找到它,否则连心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便心在我面前,我也不认识,也找不到它呀!所以这一刻,他的心里一定发出:“心在哪里?心是什么?”这样一连串的反思追问,越追问越心惊,越追问越茫然。

       如果我们学过《楞严经》,佛陀让阿难找心,当时阿难以为心就在我身体里面,如此清晰明白,在佛陀的一路反思追问下,令到阿难七处征心,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觅心了不可得,我不知道心在哪里。我不但不知道心在哪里,甚至连心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心在哪里。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心是什么!

       各位亲爱的读者,无论是阿难还是慧可,难道不都和我们一样吗?我们从来没有质疑过心在哪里这种问题。因为我们天经地义的以为,心在胸膛里。

       在达摩祖师“把你的心拿来,我替你安心”这样一路追问下,令到慧可猛然间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心在哪里,更惊讶的是不知道心是什么,正在这种迷茫之中,而达摩祖师剑走偏锋,说:“我把你的心安好了”,这又是对我们惯性思维的一个斩断,因为我们的惯性思维:达摩要给我们安心的前提是,我把心给了达摩,而我都找不到心,我都没有把心给达摩,达摩却说把心给我安好了,那一瞬间前念被斩断,后念没跟上,震撼产生,突然智慧开启,我找到心了!它一直都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我知道不知道,我认识不认识,它一直都在那里。

       是人莫不有心,什么是心,心在哪里,你看到自己的心了吗?让我们明心见性,让我们会心一笑。

相关文章

  • 禅宗公案品读之三《心不安时怎么办?》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公案是禅宗二祖开悟的故事。 达摩祖师北上少林寺面壁的时候,二祖惠可(当时还叫神光)...

  • 禅宗公案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往闽南参访时,行脚途中遇雪,就暂在地藏院中借住,因为风雪多日,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甚契,雪停...

  • 禅宗公案品读之一《达摩的故事》

    第一则《达摩的故事》公案原文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从东印度老家得法后,行至南印度香至国,香至国王对尊者迎...

  • 禅宗公案品读之六《束缚与解脱》

    今天我们分享的公案是禅宗四祖的悟道因缘 公元592年,一个年仅14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拜访三祖。行礼...

  • 诗品禅宗公案

    五古 问禅 禅音本无意,檀香亦无香。 修持在体外,何必沾佛纲! 了字诗 了与不了本相欺,何必粘着做一题。 生克...

  • 禅宗公案有感

    身 心 灵

  • 庞居士语录 卷上

    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 禅宗公案 | 禅宗思想 | 佛理禅机 | 庞居士语录(卷上) 发布人:站主【主站...

  • 禅宗公案品读之五《罪业与优雅》

    今天我们分享的公案是禅宗三祖的悟道因缘。 三祖找到二祖,对二祖说:“弟子身缠风疾,请和尚为我忏罪”,二...

  • 禅宗公案品读之七《犹有这个在》

    今天分享的公案是法融禅师的悟道因缘。 法融禅师出家之前,就聪敏好学、熟读经史。据说20岁的时候,读《大...

  • 眼横鼻直,常识便是真理

    【公案故事】 禅宗史上著名的道元禅师(1200-1253),是禅宗要典《正法眼藏》一书的作者。他年轻时为了求取正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公案品读之三《心不安时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wt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