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古代文化
历史上最会做官的“官圣”非他莫属

历史上最会做官的“官圣”非他莫属

作者: 浩评如潮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1:12 被阅读120次

他一生曾经经历过六个老板,献六计让老板创业成功,任凭老板更替,他不仅在险恶的官场中安然无恙,而且一步步达到官场的顶峰,最难得的是最后还能善终,后世留名,被司马迁列入《史记》的“世家”。

他英俊潇洒,却不好色。

他胸藏锦绣,却不留只言片语传世。

他一生用计,却从不落空。

他一生谨慎,善于规避危险。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做官的人,可以称为中国的官圣、官场不倒翁,他就是西汉智囊——陈平。

一、历史上最会自保的政客

玩政治危险又充满血腥,一招不慎,全族灭门,政治上玩砸的大有人在,所以,做政治家,最先要做的就是忍辱负重和保命。

陈平的自保能力,历史上无人可敌。

陈平学成后,先投奔魏王,不受重用。后投楚霸王项羽,因被猜疑,计策不再重用。陈平感觉随时可能被项羽一怒之下杀掉,于是连夜挂印封金,只身逃奔为汉王刘邦效力的好友魏无智。

乘船渡河的时候,陈平的眼神碰上了船夫异样的眼光,就激灵灵打个冷战,意识到自己锦衣华服被船夫认为是有钱人,如果不采取点行动,今晚自己就浮尸河里了。

为了保命,陈平计上心头。他谎称天气太热,当着船夫的面,把一件件衣服脱掉扔在船上,赤身裸体帮船夫划船,船夫们通过衣服落地的声音判断这小子没钱,没有下黑手,陈平用自己的计策保住了自己的姓名。

投奔刘邦后,刘邦封他为护军中尉,其他功臣不服,暗中诋毁他“易主”、“盗嫂”、“受金”。刘邦急招陈平对质,陈平不卑不亢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投奔过其他人,发现其他人根本不用自己的计策,如果你不用俺,俺照样回家种地。你用我是看中我的能力,和我的绯闻无关。

至于收受贿赂,自己刚到这里,身无分文,不收贿赂怎么生活。刘邦听后,大为动容。陈平用自己的急智保住了性命和事业,还受到了刘邦的高度信任,给他一万金,让他去做敌方的策反工作,不用给花钱预算,不用给花钱明细。

高祖亲征匈奴,被莫顿40万大军围困于白登7天,当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弹尽粮绝,不用匈奴出手,这拨人马上就要葬身于冰天雪地了。这本来是个死局,神仙难救,可对于陈平来说,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他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美人计。

派使者重金贿赂莫顿最宠幸的美人,献上美女图,说如果莫顿不解围,我们汉军只好献上美女,这样对你的地位特别不利,希望你能劝说莫顿解围,这样我们就不献美女了,这样皆大欢喜。这位美人果然吹了枕边风,刘邦他们趁机突围。

刘邦坐稳江山后开始杀功臣,陈平一直安然无恙,因为陈平从不结党,不购置产业,不蓄奴养婢。从不和其他大臣走动,尤其是掌握军权的大臣。和刘邦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不主动帮刘邦解决涉及隐私的问题,除非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因而没有被灭口的必要。

为了谨慎,他从不写诗词歌赋,以免落人口实。这番韬光养晦成功地迷惑了人精刘邦,刘邦觉得他不够大气,就有点小聪明,过于滑头,又没有党羽,只能做副手,不能做正职,干不了大事,放心让他辅佐新皇。

他一生最凶险的时刻在于“樊哙事件”,刘邦派发小樊哙去平叛乱,后来又疑心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他们勾结会影响戚夫人的儿子如意的安全,于是派陈平和周勃去军营就地处决樊哙。

陈平和周勃走到路上就合计这个事儿,如果杀了樊哙,吕后会让他们死。不杀吧,刘邦让他们死。不如把樊哙用囚车带回去,让皇帝亲自解决。果然,押着樊哙返回的路上,刘邦死了。

陈平怕吕后听信谣言,将自己杀死在路上,于是安置好樊哙后,只身快马加鞭回去报信,并去刘邦灵堂故意哭灵,把樊哙没死的信息告诉在暗中偷听的吕后。吕后听了他的哭诉,内心被感动,取消了杀机,准许他留在帝都,封他为郎中令,让他辅助新皇,他用他的机智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吕后一党专政期间,陈平一直保持低调,但凡吕后想做的事儿,陈平一律赞同,招到正直老臣的骂名,陈平心里清楚,时势在此,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一味逞强,只会让自己命丧,对国家对百姓没有任何益处,做政治就得权变,寻找合适的机会一举成功。

为了保命,他故意和掌握军权的太尉周勃公开闹僵,谢绝往来,在青楼买醉,迷惑吕后一党。到后来时机成熟,他暗中联合周勃,清除了吕党,辅佐文帝继位。他的政治才干受到了文帝的称赞,

二、历史上最务实的实干家

陈平,一生追随黄老之术,最注重务实。与张良的“正”相比,他的计策最注重“奇”。

比如陈平在婚姻上主动傍大款,主动勾搭富商张负结过几次婚的外孙女,与没人要的寡妇结婚,这在当时是奇耻大辱的事儿,陈平丝毫不觉得难堪,欣然接受,他看重的是对方的资本、声望和背景,能帮助他完成人生的积累。

跟随刘邦打天下,别人热衷于攻城略地,他则像一个冷静的特工头子,整天忙着用金银珠宝策反收买敌方将领、散布谣言离间敌方的重要谋士,瓦解敌方于千里之外。此外,还注重己方的内部团结,帮助刘邦制定分封名单,该封侯的封侯,该封地的封地,大家一起“排坐坐、分果果”,让功臣们心服口服,没有因为分封不公而影响内部团结。

三、真正的隐士把庙堂当道场

常言道大隐隐于市。很多成功的政治家比较喜欢功成身退,保全自己,比如范蠡。也有的政治家不屑于与坏人同流合污,愤而辞职,归隐田园。我觉得他们不是真正的隐士,只是一个逃避者。

陈平才是境界比较高的隐士,他的归隐已经达到把庙堂当做他的道场。与他同时代的俊杰相比,比如张良,功成名就后,就托病回家了。萧何傻乎乎的拼命表现,不会揣测刘邦的心理,差点惹来杀身大祸。韩信情商最低,最后不得善终。

你看陈平,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撂挑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皇帝、什么样的难题,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化解矛盾,从矛盾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从而为朝廷、为黎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情怀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比如李白、陶渊明受一点点委屈就撂挑子了,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他们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任何贡献,除了历史留名之外。历史需要扎扎实实的实干者推动,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文人墨客。

在红尘中的修行才是最高的修行,陈平没有归隐田园、没有出家做道士,相反,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自律和求索,能在波澜起伏的官场中保持平常心,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汲取营养一路前行,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这种将出世和入世合二为一的境界,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再看春秋时期的孔圣人,一生游说诸侯不被重用,仅仅在鲁国做过小官,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一腔怨愤,只能化作著书立说、教化百姓,没有任何借口,说明孔圣人是个学问家,不是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应该像陈平一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相关文章

  • 历史上最会做官的“官圣”非他莫属

    他一生曾经经历过六个老板,献六计让老板创业成功,任凭老板更替,他不仅在险恶的官场中安然无恙,而且一步步达到官场的顶...

  • 怅然若失

    正所谓朝里无人莫做官,能做官的都是有关系的。但是,做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官,两袖清风、有的官臣门如市、有的官...

  • 《胡雪岩传》书评-王海林编著

    评书之前,先说说胡雪岩。 “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作“商圣”的人,除了陶朱公,就是胡雪...

  • 曾国藩如是说——————

    曾国藩说:“做人一定要像人,做官不可太像官。” 做事先做人。做人第一,做官就是做事之一种,做官其次。做官切莫一身官...

  • 辞官意味着什么?

    历史上有很多辞官之人等,如陶渊明;也有做官再辞官的人等,如孔子;还有几番邀请也不去做官的人等,如庄周。 如今我却亲...

  • 八字特征-女命婚姻

    四柱中没有官煞混杂,主丈夫身体健康,性情敦厚,夫妻情缘深。官煞不混者,乃四柱有正官,无偏官,或有偏官无正官的叫做官...

  • 《隐秘而伟大》最会用人的领导,非他莫属!

    《隐秘而伟大》顾耀东入职第一个月,写结案报告,稀里糊涂的参与两个案子,一个两条咸鱼案一个“杀人犯"陈宪民案,一个受...

  • 20190530-《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学习笔记-柳下惠、伊

    1、柳下惠,圣之和者,给什么官,做什么官。伊尹,圣之任者,以天下为己任,非干不可。孔子,圣之时者,用之则行,舍之则...

  • 哭泣的艺术家

    若要说起历史上最能哭的艺术家 我们亲爱的玄德老哥可非他莫属 别看他表面上只会在菜园摸爬滚打,带领着三兄弟疯狂骚扰诸...

  • 读书不做官,生活不乐观。拼命去捞官,后把牢坐穿。读书不想官,品高活神仙。淡茶粗布穿,心净天地宽。

网友评论

  •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然而陈平的孙子不但没有保住爷爷传下来的爵位,也没有保住自己的脑袋
    浩评如潮:@慎海雄无妹 不错 他也意识到他做的阴损的事儿多 不利子孙
    沧浪摩崖客:@慎海雄无妹 参与谋逆了。作死。

本文标题:历史上最会做官的“官圣”非他莫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l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