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

作者: 先生影只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8:58 被阅读28次
张影只

我小的时候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于历史,政治有大研究的人,可惜的是到如今还没摸到一点门道哩。我的枕上书是一本《中国通史》,何谓枕上书,只是我的一个小习惯而已。习惯夜里看书,累了就睡下,于是书都没来得及收,枕在一旁就睡着了。

此书是我近来细读的,所以常伴左右。我为什么要读历史呢?实在因我内心的一点渴望,想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当然,我所说的了解也不仅是了解而已。不求见解,有点细解业已足够。

我对《中国通史》的书名倒是有另类的理解。所谓“中国通史”,岂不就是告诫中国人应通读历史吗?这是我之理解。然,中国人真的不应该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吗?并不应如此吧。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之国人真就有所了解吗?也不尽然吧。不解历史的民族是耻辱的民族,是愚昧的。我何故这样说呢?实因不解历史却有其害。昔韩国与我国争端午之申遗,乃是最好的前车之鉴。韩国政府如此,韩国人民亦不知,实乃大耻辱,愚昧之举。系韩国人不知其根,不解其文化来源。说得更大乃是在世界面前丢了自己的脸。日本政府与我国钓鱼岛之争,日本人亦不自知,还以为受我中国之欺,对其政府支持得狠哩,实乃恬不知耻。

然,了解历史是如何呢?中国之与日本争夺钓鱼岛摆出种种史料,事迹。不就是对于读历史的最大肯定吗?

张影只

我曾读鲁迅先生之杂文,尤感读历史之好处,之重要。他何以那般清醒,何以对事物的本质拿捏准确无误,何以是“文学革命家”,何以论证古今,直抨现实?这和他之博古通今甚为相关。纵观鲁迅之杂文集,所列所举之历史事件,对于批判现实的效果,实在明显。那是一个通晓历史的人才能做到的,把现实之中与历史相似之处统统看得透彻,明白。这就是一个通晓历史的人可以做到的。

前所提之韩国,日本政府真就不了解历史吗?不然,这正是他们之高明之处,也恰是其为知史人所耻之处。他们和金庸小说之杨康之其父而认贼做父又相差何几呢?这或是很好的比喻了。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不仅要知中国历史,更要知世界历史。这样才能在世界之有大动向,大事件之时,知其源,做正确的事。

对于深夜抒怀这样的事,实因少做,或可不做。我因此也要早早睡下了,不然恐日里难以醒来哩!

相关文章

  • 文明的征服

    ——读《极简欧洲史》有感 by changk...

  • 读史有感

    史书上充满了谎言历史是空洞血腥的。史书是化过妆的。成王败寇,活到最后的人才能肆意涂写,他们从不惮于颠倒黑白。有些事...

  • 读史有感

    小灯不绝,寒风入袖,览史盘古后。 魏姝掩鼻怒怀王,秦士挥钺斩楚首。 读罢凉心透。 尘封汉陵唐宫,雨扫宋阁明楼。 义...

  • 读史有感

    今日来读《现代日本史》看到伊藤博文被刺杀那节,忽然意识像伊藤那样在明治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也会在1910年在哈尔滨被...

  • 读史有感

    只有认认真真的读过历史,才会明白,唐、宋、元、明、清,绝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一个符号。 在风餐露宿的征途中,我领悟到什...

  • 读史有感

    看历史总有让我心动的人物,可惜笔力有限,写不出万一。 孔子身出忧患,少年志于学,中年颠沛流离只为悲天悯人,晚年整理...

  • 读史有感

    大唐只好贾雨村 史笔更爱甄士隐 故纸书虫且莫怪 穿透文字揣摩心 涂抹不惜狗血淋 遗臭万年怎解恨 美化何愁无辞汇 流...

  • 读史有感

    在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新城, 没有人在乎五千年前的鬼事。

  • 读史有感

    白巾阔领田中汗,锦衣玉服阁上郎 泥泞地中收成盼,绿杨堤边多彷徨 天公不眷租不断,鲜衣怒马愿难圆 青天白日何时现,马...

  • 读史有感

    一种豪放起自远古 漫天黄沙卷成空 何人独立 天地之间纵横 干戚常舞 豪情常在 望北疆 千里壮辽阔 偶回眸 古战场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sq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