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世界生活、文字云歌行
生活不会辜负了你昨天的勤奋

生活不会辜负了你昨天的勤奋

作者: 橡树lin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21:13 被阅读182次
生活不会辜负了你的勤奋

回首过去数十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最令人难忘的是高中三年。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我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多年。然而,那时的学习生活至今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我家在陕西商洛的一个小山村。那是秦岭山脉的腹地,周围群山绵延不绝,几个小村庄沿河散落,人们过着辛劳、贫穷的农耕生活。儿时,爬树捉鸟、下河摸鱼是我最大的乐趣,上山进沟、放牛割草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上小学时,每天下午3点放学,我就赶着两头黄牛出发了。牛在山坡上吃草,我在附近割草,为牛准备第二天的早餐。牛的肚皮大,吃得多,割草任务自然繁重。每逢周末或暑假,不用上学,就全天放牛,逍遥自在。有时坐在山头上横着竹笛乱吹一气,有时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遥望四周的群山,感觉非常压抑。不知道山尽头在哪里,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我渴望走出大山,渴望走进平原和城市。那时候,考上中专和大学似乎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从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大地带来了希望,中国农村逐渐摆脱了贫穷饥饿状态。整个八十年代,家乡的多数农家已经能够吃饱穿暖,但生活依旧拮据,供孩子上学很不容易。此时,多数孩子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能够上中专或高中的寥寥无几。初中毕业时,为了考中专,我曾经复读一年,但由于意外的原因,我最后没能参加中考,被迫上了普通高中。

1987年9月,我到商县大荆中学报到,从此开始了高中生活。高中三年,学习生活条件很差,今天难以想象。大荆街离我家25里,上学就得住校。但学校只有女生宿舍,没有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很简陋,是一个教室改造成的。住校的男生一般都住在教室里,睡在课桌上。

教室是联排的土坯瓦房,墙壁斑驳,门窗破旧,地面不平。每天晚自习结束后,住宿的同学就忙碌起来。大家把几排课桌拼合在一起,铺上被子做成通铺。清晨早早起床,将被子叠起来放在教室后面,拉开桌凳,恢复教室原貌。住宿的同学每人只有一条被子,大家常常两三个人合作,有铺有盖,钻在一起睡觉。地面不平坦,课桌不规整,拼成的床铺往往高低不平,睡着又硬又冷,容易晃动,很不舒服。

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外面风霜雨雪,室内同样难受。到了冬天,老师会组织大家,用鞋钉将塑料纸钉在窗框上,封闭窗洞,阻止寒气。时间久了,塑料纸难免出现破损,外面寒风呼啸,破损的塑塑料纸哗哗作响,夜里很是吓人。

住校生面临的最大困扰不是住宿,而是吃饭。大荆中学有一个大礼堂,那是全校学生买饭吃饭的地方,俗称学生灶。这座礼堂历史悠久,陈旧不堪。早在我幼年时期,大约1975年,我就跟随哥哥跑了二十里路,来里看过一场关于雷锋的电影。礼堂里没有桌椅板凳,空荡荡的。全校几百学生住校吃饭,礼堂里只有两个卖饭窗口,灶堂里只有一口大铁锅、一个做饭师傅。

一般上午11点多开饭,只卖玉米糊糊,下午4点开饭,只卖糊汤面。玉米糊糊,就是把玉米碾成粉末,撒入滚烫的开水中熬制成的一种粥。糊汤面,则是在玉米糊糊里加入面条、菜和盐做成的“调和饭”。

买饭需要交粮票,粮票是住校生用干糊汤换来的。每到周日下午,住校生都会排队交粮。就是从家里带来一袋玉米粉,经主管老师验收后交到灶上,再按每斤几分钱的标准缴纳加工费,换来内部粮票。玉米糊汤没有多少营养,喝饱后不久就饿了,被人称作“哄上坡”,意思是客人吃饱后走上山坡就饿得没劲了。

每天上午和下午开饭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们都是在饥肠辘辘中挨过来的。快下课时,住校生已经把手伸进课桌,悄悄地捏紧碗筷,眼巴巴看着老师。老师讲完课,“放学”两个字刚一出口,大家就会拿上碗筷冲出去,一路狂奔进礼堂,熙熙攘攘排队买饭。

礼堂里那两个黑乎乎的小窗一打开,玉米糊糊的香味就飘出来。这时队形大乱,大家一拥而上,伸长脖子,高举饭碗,奋力向前,急不可耐。这时,女生和体弱力小的男同学往往就得靠边站。大家挤到窗口前,递进搪瓷碗,好不容易买到玉米糊糊,又得为安全地挤出人群而不息奋斗。买到手的玉米糊糊经常被拥挤的人群打翻,弄脏衣服烫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大铁锅里的玉米糊汤经常供不应求,买不到的同学就只好饿肚子了。

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不饱。每到周末,母亲都会做一大锅面条给远道回家的我“装仓”。周日下午返校时,母亲会为我准备一袋馒头、一瓶酸菜。

80年代的商洛农村,农民们只是勉强能够吃饱,贫困依然挥之不去,孩子上学能带的只有黑馒头和老酸菜。住校期间,每顿饭基本上都是一碗玉米糊糊、半个馒头、几口酸菜。母亲为我装馒头的袋子,是红卫兵串联时常背的那种黄挎包,上面写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包能装七八个馒头,是一周的食物,计划好一天一个。要是前面几天嘴馋多吃,后面几天就要饿肚子了。

住校生返校后,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会挂起一排鼓鼓囊囊的挎包,随后几天这些挎包就会逐渐瘪下去。学校里偶尔还会发生馒头被偷事件。不用说,偷馒头的肯定是个别饥肠辘辘,自控力又比较差的住校生。

在学校能吃到的唯一有油水的东西,就是酸菜。酸菜是秋天的萝卜叶子制成的,又酸又黑,能长久保存,是商洛农民整个冬天的主要菜品,甚至一直能吃到第二年三月。母亲为我准备的酸菜,一般会浇上一些熟油,加入辣椒和盐,然后装入罐头瓶子里。到校后,我们会把酸菜瓶子放到教室后墙下的桌斗里,桌面上则摆放着叠好的被褥。平常在教室里上课,我总能闻到一股酸菜的馊味。

每到星期六,住校生就会怀着对家的思念和渴望,奔向远方。星期六早上起床时,我们就已经为回家做了好准备。在惶惶不安中上完六节课,下午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就出发了。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会骑自行车回家,我多数时候是步行。

星期六的天气总是那么明朗。放学后,我背上空空的黄挎包,顺着斜斜的坡路走出校门,穿过窄窄的大荆街道,沿着潺潺流淌的砚川河一路向东,步行25里回家。路过街道时,我偶尔会奢侈一下,花2毛钱买一个烧饼,吃完继续赶路。这种奢侈多数时候是不会有的,因为舍不得花2毛钱!

步行回家需要走2小时,到家就已经又饿又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父母早已经准备好了午饭,一般是半锅白面条,加半碗油爆葱花。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刚到大荆中学时,几次周末回家我都委屈得哭了。此后多年,我经常自诩“一顿能吃三大碗,不吃饭能扛两三天”。

那种饥寒交迫的住校生活令大家难以忍受,于是各显神通,改善生活。高中后两年,离家远的多数同学都不再住教室睡课桌,而是合伙在附近村子里租房。村子里的民房,一间月租金一般是三、四元钱,这成了附近村民的重要收入源。我在教室里住了一年,高二时,哥哥的一位战友从部队退役,成了学校教师灶的炊事员,我就在他的宿舍住了一段时间。

炊事员宿舍条件简陋,床上铺着稻草,又黑又脏。但我能够栖身这里,同学们羡慕不已。在我寄宿期间,那间简陋的房子,成了老乡和朋友们重要的聚居地。那一年,得益于哥哥这位老战友的关照,我多次让母亲在家里培育豆芽菜,周末带到学校交售给教师灶,能赚几元可贵的收入。

当年的教室

高中最后一年,哥哥的战友离职了,我便与几位同学相继租住在学校附近的武村、李渠村。我们两三个人合伙租赁一间民房,不仅在里面住宿,还做饭。做饭一般使用煤油炉,有时也使用柴炉。早晨上学时,大家提着有玻璃内胆的保温瓶,在学校锅炉房打好开水提到教室,放学后带回住处做饭。直接用开水做饭,不仅节省时间,而且省油省柴。做饭一般是煮面条。两人合作,每周轮流分工,一人从家里带柴火或煤油,另一人带面粉。带来的面粉要送到镇上的作坊里压制成面条,把面条挂在房子里晾干存放。

每次做饭时,加入开水,放入干面条煮熟,出锅前撒一点熟油、一把青菜,做出来的面条色香味俱佳,好吃极了!租住期间,我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一些家境贫寒的住校生,因无力支付房租,仍然坚持住在教室。相比之下,我比他们幸运得多了!

那时候,不仅生活条件艰苦,而且时常会发生一些干扰学习的事情。刚进入文科班时,我任班上的团支书和学习委员,说话比较耿直,可能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某一天中学吃饭回来,我发现语文课本不见了,同时丢失语文课本的还有前排一位女同学。当时语文课本刚刚改版,新书奇缺,丢失课本,学习不便。我发誓要把这个小偷查出来,那位女同学也很着急,一再请求我帮她找书。

但就在我开始明查暗访的时候,我发现前排女同学上语文课时竟然有课本了。下课后,我立即追问,但她拒绝解释,最后只说是班上一位同学还给她的,她已经答应替人家保密。我明白了,这次偷书事件本来是针对我一个人的,但由于搞不清座位,就连同她的一起顺走了。对这位女同学,我相当无语!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农民重获自由,流动人口增加,社会管控弱化,治安恶化。大荆镇的打架斗殴现象十分普遍,高中的个别学生与失学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勾结,学校内外的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高二那年冬天,我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同学,晚上在村里被人打伤。我带他去派出所报案,却不被受理。一气之下,我写信向中央和省级报刊反映问题。后来有一个报纸回函,要求学校提供证明材料,却被学校领导扣发,不了了之。

高一时,我与一位同班同学,因为很小的事情发生过矛盾,他竟然两次找外面的地痞拦路威胁我。更严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1989年春天。一天晚上,一位准备放学回租住地的同学,居然在教室里遭人砖击,被打得头破血流。求学环境如此险恶,远方的父母怎能放心!

艰苦的生活考验着住校生的意志。每天下午最后两节课,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有气无力、昏昏欲睡。此时,我只想爬在桌子上睡觉。但刚一爬下,一个声音就在耳边响起:你不是想走出商洛山吗?你不是想成为鲁迅那样的伟大作家吗?你的理想呢??于是我振作起来,继续学习。就这样,虽然学习条件很差,经常忍饥挨饿、困顿疲乏,但年轻气盛,有理想有追求,学习激情未减。

人们常说,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每天早晨6点多,大荆文化站的喇叭准时响起,直播央广新闻节目,开始曲是国歌。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了我每天早晨的起床号。听闻此曲,立马梦醒,迅速起床,快速叠被,恢复课桌,然后冲出校门,穿过小镇,沿着田间小路,一路奔向大荆河,在河水里洗脸刷牙,再跑回学校读书。

冬天的早晨,天还没有亮,闻国歌而起,在黑暗中跑步,在冰窟窿里洗漱。曾经,在西安打工的妹妹送给我一支牙刷,这是平生我第一次拥有牙刷,因此特别珍惜。但是,新牙刷才用了三天,就在一个黑暗的早晨,在洗漱时从胸前口袋里滑出,掉进冰窟窿里找不到了。我为此伤心了好几天。

高三时,往往几个星期都顾不上回家。每逢大荆镇集市日,我就会抽空到街上转转,看能否遇到村里的熟人,顺便问问家里的情况。家里人也经常托熟人捎来馒头、酸菜,或者暖熟的柿子、挂霜的柿饼,这在当时都是父母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偶尔,父亲或母亲会利用赶集的机会来学校找我。如果正好是上课时间,他们就会在教室门口等,直到下课。他们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过多的话语,临走只说一句:好好学习,有啥需要尽管说!此时,我总是呆呆地站着,目送他们瘦削的背影离去。

1990年7月,我参加高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被陕西师大录取,从此走出商洛山,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当年的同学,则以不同方式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各有其志,各得其所。

从1978年上小学,到1997年研究生毕业,再到2007年博士毕业,我总共当了23年在校学生。期间,有些阶段的人和事早已经忘记,很难想起,有些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不尽如人意,让人不愿想起。唯独高中三年发生的事情、遇到的朋友和同学,至今历历在目,让人无法忘怀。那时的艰辛和勤奋,那时的激情和梦想,想起来就令我动容。

高中毕业照

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那种感受:生活不会辜负了你昨天的勤奋!

2018年1月28日,西安南郊

相关文章

  • 生活不会辜负了你昨天的勤奋

    回首过去数十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最令人难忘的是高中三年。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我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多年。然而...

  • 火星安慰大奖-MacBook Pro 任性送

    不管你昨天是否被愚~~~ #即便所有的真话都会假 # 就算生活可能辜负了你 #即使你的青春辜负了你 我们不会! 我...

  • 2017-05-15

    每日复盘 Objective 你对今天学的记得什么? 付出总会有回报,生活不会辜负勤奋努力的你。 Reflecti...

  • 2022-08-27

    “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生活从来不会辜负努力向上的你!加油吧!只要你足够勤奋,足够努力,你就会有一...

  • 生活从不会辜负有心人

    一点一点进步,有心在做,生活从不会辜负你,如果你觉得生活辜负了你,那一定是你做的不够!

  • 练字 会有好心情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只能勤奋练习,静下心来用心练,功夫是不会辜负勤奋的人的。

  • 生活不会辜负足够勤奋努力的人

    失败者们通常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懒惰到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无法尽心尽力。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无...

  • 心情语录

    一、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用,说明你没有辜负时间,而是在用心地生活;时间也不会辜负用心的人,如果辜负了,那就说明你还不...

  • 丝瓜的三行情书

    我不会辜负美食 不会辜负美景 更不会辜负你

  • 生活永远不会辜负你

    生活正如阴晴不定的天气,你永远不知道出门的时候是带雨伞还是墨镜。 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经历意想不到的事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不会辜负了你昨天的勤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wi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