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微言(10)

作者: BOATMAN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13:05 被阅读32次

      绥化学院艾苓老师的演讲《没伞的孩子》http://yixi.tv/speech/300,令人动容。来自贫穷、偏远农村的孩子,能够念完大学也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他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随时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辍学,这些原因可能有:1、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生读书无用,2、认为书读很多是浪费钱,只要能够认识一点字,早点出去打工,早点出去挣钱,早点结婚,3、家里兄弟姐妹很多,抚养不起,为了供养其中某些孩子,不得不让另外的孩子辍学,4、学校教育资源很差,学习成绩很差,学生也没有形成好学的习惯,5、家庭原因,比如父母不和、家人生大病等,6、在学校没有好的老师的引导,没有好的同学的相互砥砺,迷失了……。总之一点,就像一个调查说的当下中国农村有63%的农村孩子没有念完高中,没有念完高中的孩子,回到社会,所能够从事的工作很少,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人都只能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受制于环境和自身条件,他们中的大多数要翻身是极其困难的,而能够念大学的这部分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只能到比较差的大学念书,最后的结果,也就如艾苓所说的,她的学生中“没有杰出的校友”,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没伞的孩子只能奔跑,没伞的孩子很多都倒在跑的路途中,或者被有伞的孩子远远地落下了,没伞的孩子要怎么跑?不知道。

       陈晓楠小姐在一席的演讲http://yixi.tv/speech/153,里面提了她所采访到的4个人的人生故事,一个人在文革中稀里糊涂地被当做反共军的一个小头目,做了几十年牢;一个人是台湾间谍,爱上了一个女人,又想得到爱人,又想完成任务,不料被抓,接着就是坐牢十几年,走出监狱后,自己苦苦思念的、也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女人因为生了重病不得不和别人结婚,然后他就搬到爱人所在的城市居住,试图等着他丈夫去世的时候,他可以回到她身边;一个士兵,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苦守阵地,身边所有的人都倒下了,他向通讯兵喊出了“向我开炮”,不料我方的炮弹没了,敌人的炮弹打过来,他被震昏了,醒来,成了美国人的俘虏,九死一生回到国内,看到电影《英雄儿女》就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但作为归国俘虏,他立马被要求转业复员,从此不得不隐姓埋名地生活,十几年后,幸亏当年的通讯兵找到了他,他的身份终于可以被证实,他重新做回了自己;一个旅馆老板,几十年来在海边挽救了上百号要跳海自杀的人的生命,其中有生意破产的、婚姻失败的、恋爱受挫的、学业受挫的、搞传销的……。

       安全生产的一些原则:1、安全措施是先于生产活动进行,后于生产活动结束,也就是说安全措施的存续时间要包得住生产活动的存续时间。2、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工作。

        总结一下,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一是制定储蓄计划,尽快积累第一桶金;二是用第一桶金做本金,开始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让钱生钱;三是投资自己,让将来的自己能赚更多的钱,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用于投资的本金。不断提高钱生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被动收入,最终实现财务自由。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17506725248134#_0

         在中国,几种宗教在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下、在党的领导下和平共存而不发生冲突,对宗教的信众来说,这不见得是好事,对社会稳定来说,这还是不错的。历史上,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发生激烈冲突的例子不少了,欧洲的基督教内部各派别之间的冲突,中东的伊斯兰教内部各派别之间的冲突,就连素来以和平的宗教自许的佛教,也没有那么和平,一个小团体中对方丈职位、衣钵传承人的争夺也还是蛮惊心动魄的。

       宗教在中国就像是圆桌上的舞蹈,大框架已经定死了,小范围还有活动的余地,这一点,宗教很无奈。中国人一向不相信宗教,只是相信迷信,相信鬼神,管它是何方神圣,只要应我所求,那就是好的,所以一个庙里的雕塑人物也可以来个大杂烩,佛教的、道家的、医生孙思邈、某政治人物等都可以摆在一起,要啥就求啥。所以宗教在中国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上边希望各个宗教之间和平共处,这是从政治角度来说,下边需要各个宗教之间和平共处而不问西东,这是从民众的现实需求来说,只有各个宗教自身希望能够独立发展,各奔前程。

       党在1921年成立,在党的近百年历史上,什么时候最纯洁呢?应该是红军时期吧,因为组织规模小,组织时刻面临被剿灭的生死危险,对内打AB团,对外经常作战,队伍数量不断减少,过完草地到了陕北,可能是组织规模最小的时候,也是组织最纯洁的时刻,就像早上草叶上的露珠一样。应该建立一个纯洁指数来反映这个变化过程。

        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东西,用几句话说出来,就是诗歌;用几十万字说出来,就是小说。诗歌是对生活的抽象,把清晰的东西说的模糊,把确定的东西说的不明确,就是诗歌;小说是对生活的逼近,就像用一根折线去代替一根曲线一样,这根折线的特征点越密、越合适,越接近真实,这就是好的小说。

          对于自然界或整个宇宙来说,我们就像是摸象的盲人,数学家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数学规律,物理学家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文学家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历史学家看到的是人事枯荣……,但是我们又不是摸象的盲人,摸象的盲人以局部去推测整体,思路是对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去检验他们所做的猜测的对错,人类不一样,人类可以去挖掘世界的规律,并且通过实践、试验去验证规律、理论的对错,并不断地修正理论的错误、发掘理论适用的条件或者探索新的理论。

         就二战时,反抗外敌入侵、获得民族解放的那些民族英雄来说,中、英、苏联、印度等国那才叫轰轰烈烈、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小国之中,只有南斯拉夫的铁托、越南的胡志明等表现得让人印象深刻,至于南美的卡斯特罗、格瓦拉、玻利瓦尔等人,虽然也是解放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如果单从军事战争的角度来说,他们所进行的活动完全被那些大国甩开几条街,至于缅甸和印尼的那些基本上就是外人解放了他们,所谓国父,其实难副。想不通,区区一个格瓦拉经过几个西方记者在报上一吹,满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看看现在中国到处见到他的头像,真不知道人们是欣赏他哪一点?说他是诗人吧,他写的诗咋样;说他是军事家吧,他指挥的战役、战斗有多大规模、有多出色;说他是政治家吧,他就是一个小国的部长;说他是为别国解放事业奋斗的自由战士,其实他到他国搞革命未必就没有古巴的国家利益的考虑。

       把《丈量世界》中的旅行家洪堡和中国的旅行家徐霞客做个简单比较,徐霞客比洪堡早出生200年左右,徐霞客的足迹主要在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云贵川,徐霞客在科学上贡献主要是地理学方面,尤其是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徐霞客调查所用的方法主要是查阅历史文献、询问当地人、现场查看。洪堡的足迹主要是欧洲、苏联、南北美洲,洪堡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在气象学、地貌学、火山学和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均有开创式的贡献,洪堡调查所用的方法主要是查阅历史文献、询问当地人、现场查看、科学仪器测量、试验。

        在《丈量世界》一书的末尾,高斯的儿子欧根,因为参与学生秘密聚会,被警察抓获,其父想方设法营救失败,被驱逐出国。在去英国的船上,他的钱被一个女人全部偷走了,在去美国的穿上,同船的一个爱尔兰人对他说,他们一起开店,他还有个妹妹,可以嫁给他,欧根很爽快地答应了。新的国家,新的人生,虽一穷二白,但可以重新开始,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高斯是历史上少见的天才,性格有点暴躁、刻薄,他的女儿长得丑,儿子欧根天赋平平,虽然学了点数学,但是远远不能进入高斯的法眼,平常高斯对他冷嘲热讽,欧根在其父面前是战战兢兢地生活,完全是活在高斯的阴影之下,但是,当儿子坐牢的时候,高斯千方百计地利用自己的关系去营救,当儿子被迫离开祖国的时候,高斯给了儿子一笔钱,并告诉他说,凭着他的地形测量技能也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下去。欧根离开高斯,可能对他来说是好事,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可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不管成败利钝,都可以自己去主宰自己的人生,高斯离开欧根,可能对他来说,是本就不幸福的生活中一件更加不幸的事情,毕竟此时的高斯,年岁已高,身体也不行了,思维也慢了好多,完全是一个老年人的样子,欧根这一去,就意味着永别,此生再无想见的机会。

        徐晓的书《半生为人》的开篇之作《永远的五月》,是怎样的文字?让人透不过气来。如果说他的丈夫身上体现了一种人之为人的尊严(对朋友的仗义、对痛苦的忍受、对命运的坦然等),那么通过徐晓在照顾丈夫至生命结束的这个过程中,她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尊严和光辉,甚至她比之与他,更加地让人钦佩,不知道一个人要有怎样的能量和坚忍才能够承担命运如此的安排。有过闹离婚,有过无数的委屈和不被理解,有过无数的疲惫、无奈、辛酸、无助、绝望,但是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默默地承受了生活所给予她的全部。

        假如人类起源是非洲,远古的人类是如何进行洲际间的迁徙,还是说洲际间的迁徙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完成的,就是说,假设从A大洲迁徙到E大洲的路线是A→B→C→D→E,那是一代人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还是经过很多代人很漫长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邻近的地方逐步扩展的,在这个迁徙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抵抗疾病的侵袭,如何应对食物的短期,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如何应对近亲繁殖导致的种族灭绝。在迁徙过程中,到了什么时候就到了迁徙的极限,即无论如何已经没有任何能力再向未知的版图扩展领地,就像俄罗斯人对远东的探索,从欧洲部分开始到西伯利亚,到白令海峡,到阿拉斯加,阿拉斯加就是极限。

        中东真的是一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在农业社会的时候,为了争夺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几千年来,苏美尔人、波斯人、巴比伦人、阿卡德人、罗马人、小亚细亚人、犹太人等先后、反复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到了工业社会,因为有了很多石油,这一地区的国家大家又打起来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如美苏等超级大国也加入进来。当然,除了这些,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东冲突不断的一个原因,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在这一地区出现,不同宗教之间、相同宗教的不同分支之间的冲突,深深地困扰这个地方的人。(可能这个表述是有问题的,就当做一个未经证明的胡说)。

        西罗马帝国被反复入侵、破坏,直至毁灭。东罗马帝国却能存活一千多年。而中华帝国存在的时间更加久远。这里边是什么原因呢?这和他们多面临的敌人、他们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吧。

         欧洲历史,如果按照是否发扬古希腊的自由、理性的精神,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督教尚未成为欧洲主流宗教以前,第二阶段是基督教成为欧洲主流宗教至文艺复兴,第三阶段是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二阶段的划分界限的一些标志性事件有:康斯坦丁信仰基督教、查士丁尼主持建造圣索非亚大教堂等,第二三阶段的划分界限的一些标志性事件有:路德的宗教改革、……(待补充)。

        一只大象不必通过踩死一群蚂蚁来显示自己的强大。

        二战,德国奉行的是进攻、再进攻的战略,所以,他们造出了最好的进攻武器,如坦克和飞机、导弹,英国奉行的是防守反击,所以他们造出了最好的防守武器,如雷达。

        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是修正主义,最大的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试比较一下骑士精神、武士道、绅士风度、职业道德的区别。骑士精神的内核是:对领袖的忠诚(含宗教领袖、政治领袖、军事领袖)、对贫穷和弱小群体的怜悯、对女人的绅士作风、作战的勇敢等;武士道的内核:忠诚、勇敢;绅士风度的内核:主要体现为一种社交礼仪,文明、得体、大度;职业道德的内核:体现的是一种契约精神,拿了钱就干好事情。骑士精神和中国古代的游侠精神是很不同的,游侠的内核是:正义、勇敢、扶危救难,不忠诚于某个人或组织,忠诚于高尚的道德。

相关文章

  • 微博上的微言(10)

    绥化学院艾苓老师的演讲《没伞的孩子》http://yixi.tv/speech/300,令人动容。来自贫穷、...

  • 微博上的微言(9)

    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答,人生没有意义(倾向于存在主义)。如果一定要找点意义,那就是2点,1、发掘、发挥自己...

  • 微博上的微言(12)

    从思想解、自由意志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历史发展的多么慢。在西方,古希腊的贤能早就提倡自由意志、理性思维;中世纪...

  • 微博上的微言(11)

    非常难以想象那些西班牙探险家仅仅凭借着少量的人和并无特别占优势的武器装备就能够征服南美洲,巴尔沃亚这位第一个...

  • 微博上的微言(13)

    面对强敌入侵,可有这么几种选择:1、抗争到底,直到胜利,比如二战中的中国、苏联、南斯拉夫、英国等;2、坚持到...

  • 微博上的微言(8)

    (事由:近期微博要求实名制,弄不好微博生涯就要结束了,从2013年10月13日注册到2017年9月13日一共...

  • 微博上的微言(7)

    为什么不能轻易借钱给别人?因为还钱的数学期望是负值,所以借钱给多人、借较多的钱给别人都是不明智的做法。从另外...

  • 微博上的微言(6)

    为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出现那么多问题?因为步子迈大了,扯蛋了。好多国家从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国家,直接进入社...

  • 微博上的微言(5)

    (转载一段处事经验) *爱情:不要追自己的同学,不要追有男朋友的女孩子。 * 习惯:决不抽烟,尽量少的喝酒。 * ...

  • 微博上的微言(3)

    《高僧传》这本书就像是墓志铭一样,那田野里一块块白花花地立着的墓碑,干巴巴地写着几行文字,就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平,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博上的微言(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bu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