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常常刷到一些视频,博主趁着午饭时间街头采访一些工地上班的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做架子工、水泥工,一天收入150-300元的40-50岁以上的人。
博主会跟他们唠家常,通常会问到,家里几个孩子,大部分的家庭都有一个宝贝儿子,通常这些工人的午饭就是一个馒头再加碗粉丝汤搞定,他们费劲力气挣钱给家里的儿子买房子、车子、彩礼钱。
而博主问他们给女儿准备了什么,这些工人一抹嘴巴说什么也不准备,女儿再好也是人家的,儿子再差也是自己的。
还有的人说,在农村,儿子就是传宗接代的,为了给儿子买房子车子,他们这一辈子的钱都搭进去了也毫无怨言,博主问到逢年过节儿女会有表示吗,老人笑了笑说女儿会买烟酒,还会给钱。
儿子一般什么也不会买,哪怕这样,他们仍然觉得,有儿子才是底气。
当儿子真好,无论混成什么样,都有人兜底。
曾经认识一个女孩,真事,她有两个哥哥,老大不小了连个正常的工作也没有,一会儿帮着去跑黑车,一会儿去干点二手贩子的活儿,钱没赚几个,还赔了不少,她父母为她两个哥哥倾其所有。
老家拆迁的房子在镇上买了两套,老大、老二各一套,姑娘连个独立的房间也没有,过年回家也只是跟侄女挤一张床,姑娘特别懂事,没有父母的托举只身一人在社会上打拼,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早上一个菜夹馍,中午一碗凉皮,晚上一碗凉皮,我好几次见她这样吃,没什么营养,瘦瘦小小的,感觉一阵风都能把她吹到。
某天我发了佣金,拿了不少钱,请她吃了顿饭,她感觉不好意思白吃我的饭,还给我买了杯奶茶,后来我们就聊到了她的家庭。
02
她大学是在一所211院校,家里没钱供她读书,本来想让她进厂打工补贴家用的,镇上的校长找到他家,硬生生给了几千块才上了学。
她在学校里申请了补助和助学贷款,加上勤工俭学打打工赚生活费,整个大学四年她几乎没怎么花费父母的钱,就这样,毕业后的她,工资的一大半自然而然成为了补贴家里的来源。
她每个月会寄一半的工资回家,她父母身体不太好,要常常吃药,而两个哥哥不会付出一分钱,这些担子就落到了她肩上。
不仅要照顾父母,还要“供养”她的两个哥哥,两个哥哥没读什么书,也没什么文化,欠钱了也需要她还,她说过年的时候要给两个哥哥各一万,家里的年货大大小小也都是她准备,通常一个年,一周时间,就要花费3-4万。
所以,她一个劲的挣钱,我那个时候很不解,为什么挣的钱一定要给他们花。
她说毕竟是家人,能帮一把是一把,这些年,她的收入翻了好几倍,自己也靠努力买了房,多余的钱依然寄回家,给她两个哥哥和父母,甚至二哥要娶媳妇的彩礼也是她准备的。
明明应该是被两个哥哥宠爱的妹妹,现在却变成了全家人都要吸食的那个人,任何人都可以欺负她,只要她给了钱,全家就开心,一旦断粮,全家人就恨她。
有的原生家庭,还不如不要的好。
所有的东西,都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和这样的原生家庭做好切割,不给养老,不付出物质和精神就不亏。
自己独立一点,交些喜欢的朋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很多父母思想太顽固,总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一旦遇到困难又会找女儿。
希望自己当了父母之后,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很幸运的是,我们这一代女性看清了,醒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