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7天就是扣扣好友的生日了,扣扣提醒我送祝福。视线扫过,并不理会。这是我如今处理许多扣扣信息的方式。把有必要回复的看一下回复一下,仅此而已,甚至很长时间不登录。久而久之,app图标右上角的红色数字从几百到一千甚至更多,那些是未读信息。我会有选择地看。与我生活和工作关系密切的,一般我都会回复。其余我都置若罔闻,放在一边。
第一次接触扣扣,已经是九年前的事情了。2010年,高中毕业,我拥有了第一部手机——诺基亚6300。那是一部键盘机,触屏手机也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我注册了一个账号。加了很多同学,并给他们一一发了信息。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使用网络信号和手机与别人交流。
消息通过屏幕中间的企鹅图标来提示,图标跳动发出声音说明信息来了。于是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把它打开。那信息也许只是一个表情,一个普通的标点。但都让我充满期待。老实说,对那时的我来说,扣扣绝对是新生事物。我怀着无限的好奇不断地摸索着这个软件的功能。空间、群聊、动态、踩……一系列全新的概念不断向我涌来。那一阵子,我几乎每天都会把大多数信息放在扣扣上。无论什么信息,我都会点开来看看。
这种心情从什么时候开始消退,我已经记不清了。最近几天,我总是在无意间想起好久没有上扣扣了,然后才想到登上去看看。那里面的好友自然还没删。但我很少主动发出一条信息,就像很少有人联系我一样。我不会在它身上花费很多时间。登上去,最多看看有没有人给我发信息,看看空间的不超过十条的动态——这些花不了多少时间。
现在很多人不玩扣扣了。或者应该这样说,他们还在,只是不想用扣扣来聊天了。偶尔发出一条动态,看着左下角的浏览次数,我知道还是有人在的。只是他们不说话。这不是潜水,也不是隐身。他们只是单纯地沉默——网络时代赋予了他们这项新的技能。我们的朋友有两百有三百,但那些慢慢变成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可以给我们安慰,让我们勇敢,甚至给予我们沉默等待的勇气。于是我们都不说话,然后它便成为一个荒原,寒冷、空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