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各种抱怨孩子不爱吃饭,培养一个好好吃饭的孩子应该可以算是父母们的一大心愿了。毕竟,养孩子,吃喝拉撒睡,吃排在第一位嘛。
想要总是不费劲的,但是怎么做到呢?
以下这几点,你试过吗?
1)大胆放手让宝宝自己尝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孩子天生都有很强的探索欲,按照正常发展,5个月左右加辅食的时候,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己动手欲望了。当然,都是指的手抓啦。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在确保食物的温度和性状对孩子是相对安全后,支持孩子自己探索,培养孩子吃饭的乐趣。追着喂饭这种事情,只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种义务,容易引发抵触心理。
面对孩子沾满五颜六色食物的手指和一片狼藉的地板,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很难做到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吧?当然,如果你做到了,那我要对你竖起大拇指了。
至于弄脏了衣服和地板,这些跟培养孩子吃饭的乐趣来说,算不上代价。当然,给孩子穿合适的吃饭衣,再加上合适大小的餐椅,这两项损失可以降到最小。
在正常引导的情况下,一岁半左右的宝宝就已经可以自己吃饱一餐了,基本不需要大人喂一口饭菜。
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过程也能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从一开始都不能准确把食物放入口中,到顺利使用好筷子,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你要有耐心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2)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加上适量引导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有趣的话:为什么大人从不挑食?答案是大人不喜欢吃的菜他们根本就不会买!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宝宝也一样。
你能干预的部分主要在刚加辅食的时候,尽量给孩子尝试丰富的食材种类,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宝宝挑食的可能性。
在孩子已经能主动选择一些喜欢吃的食物的时候,甚至是只吃某一样东西的时候,也不需要着急,更不可以强迫。只需要增加食材的丰富度,或者变换烹饪方法,以此来吸引孩子,这样通常能达到特别好的效果。比如,鸡蛋的吃法,蒸、煮、煎、炒、冲,你都可以尝试变换着花样来。
切记,不能强迫孩子吃不愿意的吃的食物,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让孩子以后对吃饭都产生不愉快的心理。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事物的挑剔,你可以试着跟孩子跟孩子友好的建议,用商量的语气问:“这个看起来不错哦,妈妈很喜欢,你要不要也试试看?”如果孩子直接拒绝,那就尝试别的或者换个时间再试。如果孩子有点犹豫,可以继续引导,或是帮孩子夹一勺喂一口试试,也许孩子尝了之后会觉得还不错呢。
再加上还有各种担心吃不饱缺营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七大姑八大姨,所以你可能一看孩子有点挑食就担心的不行,一看孩子吃得少不由自主地强迫孩子多吃了。其实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正常情况下,孩子是不会缺少营养的。
而且,这顿吃得少,下顿自然就会多吃了。什么,你要问孩子等不到下顿就会吃很多零食了,好吧,这是下面我要说的问题了。
3)切勿过度喂养零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在我们身边,孩子吃太多零食太普遍了。
《从出生到三岁》书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在我们研究的很多家庭中,父母每天都会给孩子很多零食,如果汁、牛奶、饼干或其他食品。在我们的一些亚文化群中尤为如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发育良好的8-14个月宝宝在进餐时间所吃喝的东西几乎就可以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
过多的零食喂养对孩子身体发育的不良影响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这里要说的是你给孩子吃那么多零食,还让孩子怎么能在吃饭的时候有胃口呢?适当的饥饿感对孩子的来说是有好处的,能增强孩子吃饭的满足感和期待感。想想零食稀缺的年代,每餐前孩子们就围着桌子等着开饭的情景吧。
要知道,现在有证据显示,被过度零食喂养是一些终身肥胖的原因。且不说大部分零食都是高盐高糖的,会加重孩子肾脏负担,各种独特口味也容易让孩子挑剔相对清淡的食物。
这些看着很简单是不是,其实仔细想一想,也确实很简单。但是能做全的有几个,又能坚持多久。
写到这里,想起前天在公园看到一个奶奶带着一岁的孙女,跟她聊了十来分钟。期间只要孩子有点闹,这个奶奶马上拿出山楂卷给孙女咬一口,孙女就不闹了,十来分钟竟吃了三四次。已然快到晚饭时间。然后我就看到孩子反胃吐了一口酸水,奶奶熟练拿出纸巾擦了擦,嘴上说着不能再吃了,没一会就又喂上一口了。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晚饭还能有多少胃口。
可见,坚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爱上吃饭,不是从要求孩子做起,而是从要求每一个参与养育孩子的我们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