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到了思维是一个动态循环体,今天我们将思维的整个过程用结构化方式来进行逐一划分,把隐性的东西显性化,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思维哪个环节属于弱项,才能更好的针对性进行充电。
如果将思维的过程用结构化方式进一逐一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下面四个环节
1、获取信息
2、加工处理
3、呈现结果
4、迁移运用
分别进行解析
1、获取信息
我们思维过程的第一步便是获取信息,有了信息才能产生思维,不然我们就和一些动物没有区别了。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大量的整片信息或者集散信息,除了有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还有在咱们自己大脑内部提取的信息,也就是原先存偖的信息,还包括偶尔可能偶尔迸发出的一些灵感。这些都是我们获取到的信息。
对于获取信息这个环节,我们不仅需要被动的接受,有时还需要主动去寻找,如果一味的被动接受,就容易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寻找能让我们养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如果感觉大脑中信息量很少,空空如也,那可能就需要适当多看看书,或者把大脑中现有的储备整理一下,变成有效的存储,也比没有存储强。
2、加工处理
当我们不管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之后,大脑都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加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等,如果我们能通过这些加工信息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便能让我们提升思考的价值,也能针对性的提升自身思考力。
比如分类定性,就是指咱们看到一个信息时,大脑中会闪现一个念头,给这个事物进定定性,比如,今天领导让你出一份销售方案,你刚听到任务,大脑就给它定性为“复杂”,那还没开始做可能就已经烦躁了,当然对于事物的定性,其实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能力,都是可以被刻意训练的。它们都是属于大脑对信息加工处理的一种方式。
3、呈现结果
如果说在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之后,接下来就会呈现一个思考的结果。要么是表达出来,要么是将结果存偖在大脑中,如果说,咱们在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没有存偖这一步,之后也没有付偖行动,那前面就等于在思考上白用功,仅仅是重复思考而已,并没有推进问题的任何发展。
这里呈现结果的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写、说、行动,首要的当然还是需要想清楚,只有思维先行,才言之有物、行之有方。
4、迁移运用
第四步就是迁移运用了,这一步很关键,也就是对所懂的东西不仅仅是自己懂,还能套用在其它地方,这一步也是决定我们能否快速成长的关键一步。
比如有些人看书,就只停留在看书,而有些人却能把书里看到的某些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拿出来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只需要半年时间,工作能力就会有质的区别。
好,最后总结一下,以上为大家分享了善于思维过程的四部曲,主要分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呈现结果、迁移运用。从这个结构划分中不难看出,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并且四部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尤其加工处理和迁移运用,对咱们的影响会很大。当然,前提也需要能获取信息,才能作加工处理。
当用这样的结构进行划分,咱们就能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练习,而以上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提升思维本来也是一条较为漫长的路,要达到好的思考力,必然经历刻意锤炼的过程,在后面还会持续为大家分享关于思维相关的练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