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句俗语: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句话的意思是物极必反。
“爱”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越多越好。夫妻之间,给予对方过度的爱,就会失去自我,还会让对方产生很强的依赖感。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父母给予孩子过度的爱,不仅消耗了自己的年华,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秩序,甚至导致孩子离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下来,我说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我的朋友小蕾,她和她老公是自由恋爱,两个人恋爱的时候感情特别好,恨不得总黏在一起。处了两年,在双方父母的操持下,两个人结了婚。
小蕾一没有技能,二又没有学历,进入社会后一直靠打零工度日,虽然工作了五六年,却一分钱也没攒下。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脾气好,或许她老公也是看中她的好脾气了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婚前,小蕾和老公说,不想和父母住,因为两代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不同,住在一起一天两天还好,时间长了总会出矛盾的。“远了香近了臭”用在亲人之间最合适。
婚后,小蕾的公婆,以照顾他们小两口的饮食为由搬了进来,小蕾老公自然不会说什么,那是人家父母啊,更何况这房子还是人家父母出钱买的,买房子的时候,他们俩还不认识呢。后来结婚的时候又是人家父母出钱装修的。小蕾也知道自己没有理由不让人家搬进来,房子不是自己的,自然没有说话的底气。人家一家三口说什么是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自打公婆住进来,小蕾觉得她的私人空间一下子就没了。刚开始的时候,她和亲戚朋友还能打打电话、发发语音、视个频,后来几乎是不和他们沟通了,因为小蕾和公婆住,不是自己的父母,说话就要避开敏感语言,比如“婆婆,媳妇,娘家的事”等等。一旦有意地避开,小蕾说的话就剩下“嗯、啊、好、就这样”等等简短的词了,别说听者了,就连她自己都听不下去。
有公婆在,她和老公也开始保持距离,把本来的亲密动作变成了微笑,把本来用嘴说的情话变成了微信,把本来对对方的称呼“大宝”变成了生硬的名字。一切都变了味道。
少了与老公和亲人朋友的沟通,小蕾变得越来越内向。可能你会说,那就在家外打电话啊,可是白天又要忙工作,即使小蕾不忙,对方也忙,还是推到晚上。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小蕾实在受不了了,正好有个机会,可以和她老公到另一个城市B工作。小蕾兴奋不已,可算是离开公婆独自生活了,快就和她老公在城市B找了房子,打算大干一番事业。不巧的是,刚在城市B定居两个月,小蕾怀孕了,小蕾还患有贫血症,从怀孕开启,小蕾就安心养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城市B,消费要比小蕾家这边的城市高,小蕾又不工作,光靠她老公一人支持不了生活。无奈,在城市B生活了半年,只能回来了。
回来后,小蕾的婆婆天天换着花样做好吃的,可是不管婆婆怎么做,小蕾只是表面上附和,内心始终开心不起来,因为她婆婆剥夺了她上厨房的权利,剥夺了她与老公一起做饭的乐趣。在城市B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全家都很高兴。小蕾是侧切,还正赶上夏天,医生说头两周不要穿内裤,盖个被单不冷就行,伤口好的快。
回到家后,小蕾开启了做月子模式,要是光有婆婆在还方便点,公公在就不方便了,公公还总想到小蕾房间看孩子,每次进来都要看半个多小时。小蕾的伤口还要上药,还体虚总出汗,就得勤换睡衣,小蕾看她公公也没眼力见说了两回,这算不常到她房间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婆帮着儿媳妇照顾孩子一直到现在,现在孩子已经两岁了,在这两年里,由于两代人照顾孩子的方式方法都不同,所以公婆和儿媳妇也闹过几次矛盾,每次小蕾的选择都是忍气吞声,她不想让她老公为难。
虽然没把矛盾闹大,但是小蕾和公婆在一个屋檐下,每天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感觉不舒服,和老公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经过这几年,小蕾对周边的人和事变得越来越冷淡,一个对生活失去热爱的人,怎么可能把生活过好呢。
小蕾长期压抑的内心终于要爆发了,最近小蕾和她老公正在协议离婚。她迫切地希望快点逃离这个家。不想再被外人打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想说的是,作为公婆,可千万不要一厢情愿,人家儿媳妇没让你们帮忙照顾孩子,她就是不需要。这种问题如果要问的话,也是去问儿媳妇,不要去问你的儿子,你们想想,你儿子会说不需要么,一来,他还觉得让你们来看孩子是享受天伦之乐呢,二来,不让你们帮忙他还怕你们多心呢。
孩子有自己的父母,抚养教育孩子不仅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所以,作为公婆,不要对晚辈干预太多,你们的干预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秩序,又由于你们和年轻人生活作息不同,你们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什么是对成年子女的爱,那就是你们要还给他们自由。
作为女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说话做事才会有底气。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家庭孩子老公牵绊住前进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