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假设:易仁永澄是个人成长专家,他写的文章对个人的成长有大的帮助
一. WHY:
(一) 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二) 为自己积累势能
二.HOW
(一) 整理归类易仁永澄的文章,
(二)将对个人成长有帮助的模式,概念记录下来,整理成触发器
三.WHAT
(一) 以项目任务化的方式去推进
(二) 将文章分类(目标制定,模型,情绪管理,概念模型)整理到幕布,并记录文章的标题,发布的时间,文章的概要和结构
(三) 在整理的过程中,注意碰到概念或模型要收集到自己的概念库和模型库里
(四) 每一篇文章老师至少都会给出一个知识点,要思考这个知识的应用场景
(五)这么多的知识,自己是不可能碰到相应的场景一下子可以应用起来,那就要求晚上反思时,自己要回翻碰到这种状况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再把这个解决方案和自己的比较,看下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增加这个触发器的敏锐度,让自己下一次碰到这种状况时,可想起应用这个知识,争取用反思的方式,慢慢改变自己的常模
(六)自己的缺点就是贪快,求全---这一次谨记不能快,以应用为上,每天只要求自己至少整理两篇就行了,如果这篇的内容自己没有吃透,就不要去搞下一篇.
(七)项目方案
项目名称:重走长征路之易仁永澄公众号整理
策划人:吴志文
时间:2018.01.27
第一部分:项目介绍
(一). 项目概述
为了让自己成长更快,所以启动本项目,意在整理易仁永澄公众号里的文章,将文章里的精华取出来,建立若干个触发器,时刻反思自己,碰到相符的场景,要用易仁永澄的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因为思考和行为的常模基本上是属于元习惯,改变起来非常慢,也非常难,这也要求自己每日要反思,而反思就是一个改变的抓手思维
(二). 项目背景分析
1. 项目起因和必要性
自己的成长很慢,很庆幸能遇到永澄老师,他是成长的专家,成长惊人,文章也非常有含金量,能把他的文章读懂了,并用起来的话,那成长的速度一定是非常惊人的.
2. 实施项目的条件
自己有空闲的时间,也有一颗想向上不断成长的心
(三). 项目问题分析:(要求简明扼要)
通过项目的实施,希望改变自己以前做事没有章法,也不会反思自己,使得自己做事的效率不高,成长也很慢的问题,希望能让自己思考更清晰,更全面,更有深度,能建立起自己的触发器库,概念库和模型库,这样让自己成长得更快.
(四).项目目标
1.针对每一篇文章都有一篇对应的简书读后感(字数不限),
2.以卡片的形式收集模型,概念,触发器
3.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4.养成反思自己和记录卡片的习惯
5.将文章分类整理,以便以后查看,文章整理在幕布的地址:https://mubu.com/doc/2MDMqTEsv0
(五).预期风险分析
1.主要是时间安排问题,我将整理的时间分为8:00~10:00间,10:00到11:00是反思的时间
这个是初始的分类,以后还会调整,如果当天完成不了任务,可把任务顺延到明天,再不济放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也行
2.项目要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就怕自己无疾而终,坚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只能到时找个方法来打一下鸡血,让自己活下去,也注意收集看一下文章里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六).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启动期:2018.01.27
1、项目运行期:2018.01.27~2018.03.27
3、总结评估期:2018.03.27~2018.03.30
4、每天整理两篇公众号文章,并将分类写好概要存放在有道笔记和幕布里
5、将文章内的知识点摘抄出来做成纸质卡片(概念,触发器,模型)
6、每一篇文章在简书上对应写上一段读后感











网友评论